当科学家开始在大便里寻找乐高



当科学家开始在大便里寻找乐高


文章图片



当科学家开始在大便里寻找乐高


文章图片



当科学家开始在大便里寻找乐高


文章图片



当科学家开始在大便里寻找乐高


文章图片



当科学家开始在大便里寻找乐高


文章图片



当科学家开始在大便里寻找乐高


文章图片




切勿模仿 , 不仅危险 , 而且难找 。
几名衣着得体的男男女女坐在桌前 , 向镜头短暂展示手中的乐高小人的头 , 再齐刷刷地一口将它吞入 , 就着水咽进腹中 。
这不是什么略带危险的“挑战视频” , 也不是什么打赌失败的惩罚Vlog , 而是一场科学实验的真实记录 。

但吃下乐高只是开始 。
接下来的几天里 , 他们6人需要收集好自己的排泄物 , 不停在其中翻找 。 直到找到吃下的那个乐高小人的头为止 , 这场乍一听猎奇的实验才会暂时告一段落 。
而当研究者煞费苦心进行这个实验 , 忍着恶臭在大便里扒拉乐高时 , 他们在找的肯定不只是一颗小小的乐高小人头 , 还有另一个问题的答案 。
1
如果翻开一个正常人的食谱 , 上面显然不会有乐高积木存在 。 但对于一两岁的小孩来说 , 能放进嘴里的就是能吃的 , 这导致“玩具部件”成为了儿童误食第二多的异物(第一是硬币) 。
但同时 , 相关的研究数据却非常匮乏 , 这给儿科医护工作者带来了诸多不便 。 于是 , 一个名为\"Don't Forget the Bubbles\"的科学团体决定自己来组织一场实验 , 测试一颗乐高从人体中一进一出需要的时间 , 以及可能对胃肠造成的影响 。
他们通过网络调查问卷的形式 , 从各地的儿童医院招募了多位医护人员作为受试者 。

“我们扒拉大便 , 那你们就不用 。 ”
实验对受试者有着严格的要求:不能有胃肠道手术史、不能有吞咽障碍 , 实验期间不能上夜班;要自愿吃下乐高 , 并且能“进行基于个人基础的搜索 , 搜索技术由参与者决定” , 也就是用一个工具扒拉大便(请恕我想象不出其他“技术”) 。
当然 , 这场实验的过程还是比较严谨的 。
除了统计最核心的“发现乐高时的排便次数”这项数据外 , 受试者还需要在参加实验前三天和结束后三天继续观察粪便情况 , 以确保不会遗漏因吞食乐高导致的并发症 。
为此 , 他们还设计了一套得分系统 , 用来统计受试者的排便频率、粪便硬度和松散程度等 , 会影响乐高在人体中移动速度的指标 。 得分越高者 , 理论上发现乐高的速度也会越快 。

还统计了小人仔头部的精确数据
最终在3天后 , 5位受试者都成功和他们吃下的乐高小人仔重逢 。 通过比对数据 , 研究团队也得出了成年人平均排出时间为1.71天 , 头部组件对粪便质量无明显影响的结论 ,。
至于另一位代号为“B”的受试者 , 他在排泄物中苦苦搜索两周无果后 , 不得不选择了放弃 。

这个实验的指导意义在于“证明乐高在人体消化系统中需要几天才能够被顺利排泄” , 以供家长们在孩童误食时参考 。 可惜的是 , 这篇研究报告因为样本数过少 , 并不具有普适性;而且成年人与孩童也有较大生理差异 , 这一结果也并不能直接套用在儿童病患身上 。
这种产品和粪便直接打交道的局面 , 肯定是玩具厂商不想看到的 。 所以在防止儿童误食方面 , 他们可谓绞尽了脑汁 。
【当科学家开始在大便里寻找乐高】2
既然吃掉玩具的第一步是把它放进嘴里 , 那就把它做大 , 这是最直观的解法 。
各国的玩具安全标准里 , 尤其对三岁以下孩童玩具的部件尺寸进行了详细规定 , 特别是含有小零件的种类 。 我国的《玩具适用年龄判定指南》中 , 就针对不同年龄给出了不同适用尺寸 , 甚至还精确到了每4个月的周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