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留思想在人间的韩非 成就为何远比帝皇要大

韩非这个名字大家都很熟悉 , 因为《韩非子》的著作实在是闻名于天下 , 可是我们闻的只是他的产物 , 他智慧的结晶 , 甚至近代著名学者、革命家章太炎称“半部《韩非子》治天下” , 这是多么高的赞赏 。可是我们没有听说过韩非除了著作外有什么特别大的成就 , 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拥有大智慧的人却只落得个惨死的下场 , 令人匪夷所思 , 让我们先看一下韩非这个人 。
韩非是战国末期出生在韩国的一位贵族公子 。可是因为说话有口吃 , 所以不善辩论 , 口吃这一方面妨碍了他的口才 , 不过他的文采仍然征服了世界 , 他很善于写文章 , 通过一杆笔便能改变人的思想 。可是他在韩国并不受任用 , 因为韩国的贵族力量太大 , 已经动摇到了皇室的权势 , 所以身为贵族的一分子 , 韩非的身份天生就是受质疑排挤的 。
要说韩非还要先看一个必不可少的人物 , 那就是李斯 。李斯这个名字实在是太出名了 , 当时秦国的第二把交椅 , 秦始皇的左右臂 , 秦朝的丞相 , 他的出身竟然是和韩非同是同学 , 根据《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与李斯俱事荀卿 , 斯自以为不如非 。”李斯和韩非年轻是同是荀子的弟子 , 而且李斯也自认为自己的能力比不上韩非 。就连大秦国的丞相都说自己比不上韩非 , 那么韩非如果放在秦国上能爬到什么位置?韩非的思想能高达什么样的程度呢?这里就铺下了铺垫了 。
同样是《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非见韩之削弱 , 数以书谏韩王 , 韩王不能用 。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 , 执势以御其臣下 , 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 , 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 。以为儒者用文乱法 , 而侠者以武犯禁 。宽则宠名誉之人 , 急则用介胄之士 。今者所养非所用 , 所用非所养 。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 , 观往者得失之变 , 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 。”
韩非学有所成后回去打算对自己的国家做出贡献 , 多次给韩王上书 , 务求改善韩国把资源用在有用的方面上 , 可是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回报和任用 。他就退出写出了写出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著作 。都是惊为天人的对治理国家十分有作用的著作 。就这样好长一段时间 , 韩非都没有出世 , 一直藏龙卧虎 。
《史记》载: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 , 曰:“嗟乎 , 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 , 死不恨矣!”直到有一天 , 韩非的书传到了秦始皇的手里 , 这就不得了了 , 秦始皇马上认为韩非的思想十分有高度 , 说白了其实就是很符合秦始皇的思想 , 很有帝皇的思想 。他就说出如果能看到韩非就算死也没有遗憾了 , 当时中原世界最高权力者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 , 是多么高的赞赏和荣誉啊 。而秦国欲统一六国 , 韩国首当其冲 , 所以就派兵攻打韩国 , 也希望能够得到韩非这个人物 。无奈之下 , 韩国任用韩非 , 并出使了秦国 。
毫无疑问 , 当时韩非有当皇帝的思想 , 不过即使当不了皇帝 , 最适合他效力的非秦王莫属 , 因为秦王才配拥有这样大智慧的人物啊 。不过韩非到了秦国却没有一心一意为秦王服务 , 一直在为自己的韩国争取苟延残喘的时间 , 提出“存韩灭赵”的提议 , 与大红人李斯的意见相反 。还得罪了当时同是秦朝的另一位红人姚贾 。呆了不长时间就被人上谏 , 受到秦王质疑打入了监狱 , 为什么秦王要打他进监狱?因为韩非实在是太聪明 , 他的思想与秦王的思想不谋而合 , 甚至比秦王还更有做帝皇的思想觉悟 , 秦王有戒心之余肯定也有些许的嫉妒之心 。
再看 , 韩非子著作吸收了儒、法、道诸家的某些观点 , 以法治思想为中心 。总结了前期法家的经验 , 形成了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 。在秦国他的许多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 , 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