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英烈解蕴山 秉性稳健应变从容牺牲于冀南( 二 )


1939年 , 国民党秘密颁布了《共产问题处理办法》、《沦陷区防范共党活动办法草案》等文件 , 加紧了反共反人民的步伐 , 在各地不断制造“摩擦” , 大名的空气一时也紧张起来 。陈铭韶先是以种种借口限制第四区抗日大队的发展 , 并对部队的枪支进行“统计” , 接着又命令第四区抗日大队南下 , 开往他的防区 , 妄图一口吞并 。解蕴山识破了顽固派的阴谋 。为了抗日大局 , 他一面率部南下 , 一面告诫大队的同志:“对陈铭韶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 提高警惕 , 决不能让他们收了我们的枪 。”陈铭韶得知这一消息 , 对解蕴山恨之入骨 , 阴谋加害于解蕴山 。他趁解蕴山到各区检查工作的时候 , 暗中指使第二区刘队长将解蕴山秘密逮捕 , 加以杀害 。幸好解蕴山先到了第三区 , 使他们的阴谋未能得逞 。于是他离开了陈铭韶掌握的大名县政府 , 重新回到第四区抗日大队担任领导工作 。
陈铭韶所部因惧怕日军消灭 , 大多龟缩在大名、南乐边境一带活动 , 很少到城北来 。1939年秋 , 陈铭韶的秘书杨钟祥率领一个营的兵力 , 突然来到城北第四区 , 明为抗日 , 实来争夺地盘 。一天 , 杨钟祥提出要和第四区抗日大队联欢 。对这突如其来的问题 , 大家感到不好处理 。解蕴山斩钉截铁地说:“联欢就联欢 , 只要我们对全体指战员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和战斗准备 , 就能应付突然事变!”开联欢会时 , 杨钟祥首先登台大肆鼓吹“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谬论 , 要区大队服从他们的指挥 。解蕴山反驳说:“抗战须动员广大民众 , 团结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共同努力 , 才能取得最后胜利 , 这决不是哪一党派和个人所能包办的” 。解蕴山讲的话义正词严 , 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 杨钟祥见对方已有准备 , 没敢轻举妄动 。
1940年3月 , 八路军在冀南对不断制造“摩擦”事件的国民党军石友三部以致命打击 , 丁树本、陈铭韶之流也如惊弓之鸟 , 仓皇南逃 。大名一带成为抗日根据地 , 冀南行署委任解蕴山为大名县长 。不久 , 以第四区抗日大队为骨干 , 吸收第三区抗日大队和第五区抗日大队组成冀南军区抗日游击第二支队 , 解蕴山任政治委员 。1942年初 , 解蕴山调任冀南第一专署专员 , 领导所辖的大名、魏县、成安、临漳等6个县的抗日军民 , 同敌人展开了艰苦的斗争 。
在敌后根据地的斗争进入最艰苦的阶段 , 敌人对冀南一带进行频繁的“扫荡” , 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第一专署所辖各县被切成许多小块的“格子网” , 敌人三里一个据点 , 五里一个炮楼 , 以公路相联结 , 对抗日根据地发动反复的“扫荡” 。到1942年春 , 第一专署所辖地区几乎全部被敌人占领 , 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 , 解蕴山白天在大名、馆陶边境地带活动 , 夜晚亲自带领工作队 , 在部队的配合下回到大名城北一带打击敌人 , 开展工作 。大名城北是解蕴山的家乡 , 他对这里非常熟悉 , 在当地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 回到家乡后 , 在群众的掩护下 , 他带领同志们同敌伪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虽然敌人采取了各种手段:“扫荡合围” , “突然奔袭” , “清查户口”等 , 但抗日民主政府和抗日武装却顽强地坚持下来了 。夏季的一天 , 驻守河北省大名县的日伪军突然包围了抗日县长兼县大队长解蕴山的家 , 抓走亲属 , 烧毁家园 , 并送来一封信 , 要其放下武器 , 否则家人性命难保 , 解蕴山接信后坚定地说:“无国便无家 , 日本人烧房子抓人 , 更促进了我们的抗日决心” 。秋季 , 解蕴山领导地方游击队和民兵 , 配合冀南一分区主力部队狠狠打击敌人 , 摧毁了不少炮楼和据点 , 重新打开了冀南一专署所辖地区的抗日局面 。
【抗战英烈解蕴山 秉性稳健应变从容牺牲于冀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