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电视电脑不打游戏 古人为啥也会近视?

公元1056年 , 欧阳修为即将去扬州赴任的刘元甫送行 , 写下清新别致的《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 并迅速流传开来 , 可“平山阑槛倚晴空 , 山色有无中”却招来好事者质疑:晴朗天气 , 站在平山堂上 , 四面风光尽收眼底 , 清清楚楚 , 绝不会隐隐约约 , 何来“山色有无中”?于是有人大胆推论:欧阳修是近视 。
欧阳修确实是近视 。南宋叶梦得在《石林燕话》卷十中记载:“欧阳文忠近视 , 常时读书甚艰 , 惟使人读而听之 。在政府数年 , 每进文字 , 亦如常人 , 不以为异 。贵人真自有相也 。”叶梦得的笔记可以佐证:欧阳修确实近视 , 而且近视厉害 , 乃至对公事都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影响 。
纪晓岚也是近视 。史书记载:纪晓岚一生诙谐、滑稽 , 机敏多变 , 才华出众 , 素有“风流才子”和“幽默大师”的美誉 。民间传说中 , 纪晓岚风流倜傥 , 一表人才;在荧屏上 , 几乎由张国立“垄断”的纪晓岚形象 , 也颇斯文 。然而 , 真相并非如此 。
据史书记载:纪晓岚“貌寝短视” 。“寝” , 即相貌丑陋;“短视” , 便是近视 。《东华续录》载:1785年 , 大学士阿桂姻亲海升殴死妻子吴雅氏 , 谎称吴雅氏自缢身亡 。乾隆派纪晓岚复验 , 证明确是自缢 。吴雅氏弟弟贵宁不服 , 上告 , 随后乾隆皇帝派阿桂会同刑部共同查核 , 发现尸身并无缢痕 , 结果阿桂被罚俸五年、革职留任 。对纪晓岚 , 乾隆为之开脱:“纪昀本系无用腐儒 , 原不足具数 , 况伊于刑名事件素非谙悉 , 且目系短视 , 于检验时未能详悉阅看 。”乾隆称纪晓岚“短视” , “短视”即今天所说的近视 。此事出自皇帝圣旨 , 可以判断纪晓岚近视是真实可信的 。
曾有学者统计过 , 不但欧阳修和纪晓岚 , 战国时期法学家韩非子、唐代大诗人韩愈和白居易、宋代文学家司马光和欧阳修、苏东坡、王安石 , 还有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 , 清代大学士纪晓岚等也是近视一族 。
纵观这些古代近视名人 , 不难发现 , 大多为文人 。究其成因 , 就是这些古人为了考取功名长时间用眼 , 近距离用眼 , 还有点着蜡烛在黑暗中看书所致 。所以 , 即便没有电子产品 , 如果有不良的用眼习惯 , 照样会近视!
古代并无先进的手术仪器 , 因此佩戴眼镜便成了矫正近视唯一的方法 。据悉 , 人类在约700多年前就已经发明出眼睛了 。公元1260年 , 马可波罗就曾经描述中国老人家戴著眼镜看小字的景象 。在欧洲 , 眼镜是十三世纪末 , 意大利发明的 , 当时的威尼斯与纽伦堡就以制造高透明镜片闻名欧洲 。
最早的近视眼镜都属于单光镜 。单光镜的特点是只能看远处 , 看近处的时候需要摘掉眼镜 。1784年 , 美国发明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了最早的双光镜 , 在同一镜片上有两个区域 , 上部区域用来看远处 , 下部区域用来看近处 。但在看远和看近之间切换时 , 会有跳跃现象 , 也就是棱镜效应 。后来出现的三光镜考虑到了中间视觉的矫正 , 但是和双光镜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
【不看电视电脑不打游戏 古人为啥也会近视?】目前最常用的是渐进多焦点眼镜 。法国人BernardMaitenaz于1959年首次将渐进多焦镜原理运用到眼镜上 , 以屈光度循序渐进的变化方式 , 从远用度数逐步到近用度数将远用光区和近用光区有机的连接在一起 , 因此在一只镜片上可同时拥有看远距、中等距及近距所需的不同光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