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卖萌经济、单身经济、社恐经济……年轻群体消费催生多少新经济?

来源:半月谈
采访人员:孙好 杨思琪 陈青冰
经济发展促动社会变迁 , 而伴随社会变迁涌现的新潮流 , 也为新经济的成长提供了土壤 。 近年来 , 年轻人等群体崇尚个性 , 追求自我 , 在兴趣爱好和社交方式等方面呈现新特点 。 这些群体规模逐渐壮大 , 消费潜力开始释放 , 由此催生出卖萌经济、单身经济、社恐经济等新的经济业态 。
卖萌经济:“萌”可以这么卖
近期 , 上海迪士尼网红小狐狸玲娜贝儿玩偶被炒出天价 , 这看似不合理的现象背后 , 是卖萌经济的巨大影响力 。 从手机外壳 , 到零食包装 , 再到日用百货 , 不少商品都借助“萌”吸引眼球 , 卖萌经济已悄然崛起 , 成为一种新的经济业态 。
半月谈|卖萌经济、单身经济、社恐经济……年轻群体消费催生多少新经济?
文章图片
图1/3
上海迪士尼新晋“网红”玲娜贝儿向游客招手
卖萌经济最早发源于日本 , 以从日本动漫等产业延伸出来的文化商品或服务作为表现形式 。 随着日本动漫在我国年轻人中的流行 , 卖萌经济开始进入我国 , 成为一种新兴的经济现象 。 所谓卖萌经济 , 就是通过“萌系”产品 , 以满足消费者追求萌、欣赏萌的心理作为主要卖点或增值点的经济行为 。
国际卡通形象品牌公司Line Friends利用聊天工具“LINE”的表情包卡通形象开发了系列衍生品 , 5年时间里 , Line Friends开了160多家线下店铺、12家线上店铺 , 覆盖19个国家和地区 , 经济效益极其可观 。
在国内 , 从河南博物院到故宫博物院 , 再到敦煌博物馆 , 博物馆文创不再以冰冷的模样示人 , 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萌系”IP 。 在2021年“双11”期间 , 博物馆文创成为销售黑马 , 开售首日销售额同比激增超400% 。 2021年10月在杭州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动漫节 , 为观众带来300多个国内知名动漫游戏电影等IP作品及相关正版周边产品 , 签约金额达到4.8亿元 。
星巴克猫爪杯、皮卡丘手机壳、各式各样的联名T恤 , 拥有萌物加持的商品 , 越来越受市场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 。
在大学生陈丹的家中 , 卡通玩偶、手办随处可见 , 连牙刷、茶杯这样的日常用品 , 都带有各式各样的卡通图案 。 她说:“比起商品的‘性价比’ , 我更在意‘颜价比’ 。 ”
在广州实习的小杨是爱猫一族 , 曾考虑过养一只英短 。 “考虑了很久 , 最终还是放弃了 。 ”但是对猫的热爱促使小杨经常购买一些有关猫的文创产品 。 “虽然每周会额外花费300多元 , 但这笔开销花得很值 。 看着印有猫咪图案的茶杯、枕头 , 心情都变好了 。 ”小杨说 。
江苏师范大学专职心理咨询师冯杰表示 , 人们之所以会甘心情愿地为“萌”买单 , 背后有多重动机 。
一是现代社会虽然社交手段高度发达 , 但许多人的交往意愿较过去反而下降了 , 喜欢待在一个舒适的自我空间内 。 而此时 , 可爱的动漫形象和宠物就成了人们寄托情感、弥补感情空白的对象 。
二是如今90后、00后逐渐成为消费的中坚力量 , 这个消费群体更看重产品的精神属性、舒适感和时尚化 , 这也是“萌系”产品拥有市场的重要原因 。
卖萌经济正在快速崛起 , 这个千亿市场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 , 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 。
市场上各式各样的“萌产品”看似很“萌” , 颇具诱惑 , 其实不少属于假冒伪劣 , 轻信不得 。 同时 , 爆款“萌产品”易引发饥饿营销 , 黄牛借机炒作 , 扰乱正常市场秩序 , 甚至让人上当受骗 。
业内人士认为 , 卖萌经济对创意依赖度高 , 相关部门应该依法严厉打击侵权行为 , 为“萌产品”做好知识产权全流程管理 , 实现IP创意、制作、确权、存储、授权、运营、保护等全流程产业链管理 , 从而去伪存真 , 趋利避害 , 让卖萌经济始终走在健康的道路上 。
单身经济:为“一个人”找快乐
“点外卖会看有没有单人套餐 , 到店吃饭会看有没有一人座 , 买菜和小家电也是按一人份 , 经济实惠不浪费 。 ”在杭州工作的90后娄女士是一名单身女生 , “一个人”的购物方式慢慢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
追求精致、极简生活成为年轻人的新风尚 。 统计数据显示 , 我国单身人群超过2亿 , 如此庞大的人群催生了单身经济市场 。
作为与生活最相关的产业 , 餐饮服务业迎来新商机 。 不少餐厅经营者嗅觉敏锐 , 提供让单身食客感到安全、舒适的就餐环境 。 在哈尔滨市一家餐吧 , 既有供三五好友团聚的圆桌区 , 也在靠窗位置规划了相对安静的单人吧台空间 , 还通过小份食物或单人套餐满足单身食客需求 。
半月谈|卖萌经济、单身经济、社恐经济……年轻群体消费催生多少新经济?
文章图片
图2/3
厨师在制作单人份菜品 许畅 摄
半月谈采访人员走访发现 , 不仅有一人食火锅、小分量外卖、100克一袋的大米、200毫升的小瓶红酒、小包装的预烹饪或半成品食材 , 400ml的豆浆机、小容量的电饭煲等小家电也逐渐走俏市场 , 成为新宠 , 呈现出强劲增长趋势 。
“东北菜分量大 , 我们特意推出了‘半份菜’ , 就是为了方便一个人来的顾客 , 这样还能多点两样品尝 。 ”哈尔滨市香坊区一家东北菜馆店主说 。
《2021年三季度企业发展数据报告》显示 , 单身经济与懒人经济、颜值经济、健康经济并列 , 成为四大潮流经济之一 , 万亿市场崭露头角 。
在这场逐渐蔓延开的单身经济浪潮下 , “独乐主义”还造就了一批小而美、小而精、小而强的单身产业 , 包括一人租、一人旅行、一人看电影、一人卡拉OK……
【半月谈|卖萌经济、单身经济、社恐经济……年轻群体消费催生多少新经济?】在微博搜索“一个人旅游” , 不少网友发博称“想要独处 , 最大的心愿就是一个人去旅游”“和别人在一起是社交 , 自己一个人就有整理内心世界的感觉” , 还有一些旅游类博主推荐适合一人游的特色景点、旅游攻略 , 以及一个人出门旅游的拍照技巧 。
在单身消费哲学影响下 , 缓解孤独并不一定要靠伴侣 , 宠物对于单身一族有很大吸引力 , 既可以帮助他们消磨时光 , 又可以带来精神上的陪伴 。
“几乎每月都给我的狗狗买新衣服、新玩具 , 还有优质的狗粮、磨牙棒 , 每两周带它去洗一次澡、美一次容 。 ”在北京工作的王弭(化名)说 , “我很享受和狗狗在一起的时光 , 我们相互陪伴 。 ”
和王弭一样 , 许多年轻人化身“铲屎官” , 正在撬动千亿级的宠物市场 。 除了宠物用品、食品 , 包含宠物医疗、美容、培训等在内的产业链 , 也为单身经济增添新的活力 。
一份来自企业信息查询平台的数据显示 , 我国目前现存宠物用品相关企业115.4万家 。 2021年三季度 , 宠物用品相关企业的注册量为20.5万家 , 近两年的平均增长率达95.5% 。
专家分析指出 , 单身经济的兴起 , 折射出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正在发生巨大变迁 , 也预示着消费业态升级和消费空间拓展的巨大空间 。
社恐经济:拒绝社交的新生意
现在 , 越来越多年轻人给自己打上“社交恐惧症”的标签 。 对于害怕或者不愿意与人交流的他们来说 , 强调社交的消费场景过于疲惫、复杂 。 一些商家也找到了新的消费点 , 他们接上了“技术”的插头 , 为“社恐经济”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
心理咨询师黄冰洁表示 , “社恐”与否 , 本需要经过专业诊断标准 , 但现在部分年轻人乐于将“社恐”当作一个鲜明的身份标签 。
“和一些不熟的朋友社交 , 还不如自己在家玩手机 。 ”19岁的小蓝表示 , 她不是不敢与别人社交 , 而是不想 。 24岁的小安性格并不内向 , 但是人一多 , 周围的环境就会让她觉得不舒服 。
半月谈|卖萌经济、单身经济、社恐经济……年轻群体消费催生多少新经济?
文章图片
图3/3

虽然个体都拥有不同的情况 , 但他们偏向的均是一种轻松自由、相对私密、不用社交的消费环境 。
线上服务的覆盖提供了更多拒绝社交的可能 , 一些线下的消费场景也越来越重视制造“边界感”:一些打车软件可要求司机“别聊天” , “健身镜”等取消了社交场景的智能硬件受到欢迎 , 无人酒店、无人餐厅开始出现……
李展是中国首家无人(无前台、无服务员)智慧酒店品牌乐易住的负责人 。 他表示 , 酒店以“无人”这一特点 , 收获了大量年轻客户 , 并且在疫情期间仍然保持盈利 。 曾经有一位大学生在店里连续住了40多天 , 因为“住在这里 , 不管是打游戏、看书还是睡觉 , 都不会被人打扰” 。
对于许多人来说 , 与人社交是一件需要消耗精力的事情 。 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师艳荣认为 , 部分年轻人并不喜欢面对面的消费模式 , 在技术和消费文化变迁之下 , 社恐经济兴起 , 这种消费需求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
李展表示 , 作为服务提供者 , 他们需要预知消费者的需求 , 提供前沿、新奇、全方位的服务 , 才能打开新的市场 。 而“社恐”群体想要的就是方便、轻松、高效、自由、私密的消费场景 。
采访中 , 半月谈采访人员发现“社恐”一族并非完全抗拒社交 , 他们有的很愿意去社交 , 但是却对此感到害怕、担心 , 这种负面情绪会在社交时占据主要注意力 。
对此 , 黄冰洁提到 , “社恐”的人内心往往是矛盾纠结的 , 他们并非不想参与社交 , 而是害怕受到某种目光的审视 。 社恐经济发展的关键 , 并不在于帮助他们回避社交 , 而是找到“社恐”一族的背后需求 , 从缓解焦虑情绪的角度出发 , 创造社交友好型的消费环境 。
师艳荣表示 , 现在许多年轻人购物、消费的自主性很强 , 不喜欢热情的推销行为 , 所以一些商家需要提供适当距离感的服务 。 同时 , 她认为 , 年轻人乐于尝试 , 可以将传统的需求型消费与文化消费、体验式消费结合起来 , 为年轻人提供可以进行轻松互动的消费空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