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三峡大坝加高10米,截留更多的洪水,可行吗?
暂且不说三峡大坝加高十米的设计能否完成,单纯从加高后的作用来讲,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因为中下游洪水更多是自身流域原因,而不是三峡大坝的原因 。

文章插图
三峡大坝在阻挡洪水方面,不是说完全封闭长江干流,也不可能围住上游全部洪峰,而更多是对洪峰进行蓄水调节,待下游洪峰过去以后,再开闸放水 。而像今年这种情况,长江上游也有洪峰产生,三峡大坝不可能一直不开闸,能做的只是尽量减少每分钟泄洪流量,给下游洪峰消退争取时间,超过警戒水位后,不管下游情况如何,也只能开闸放水 。

文章插图
另外,我们通常所说的长江流域洪水,很少发生在上游西藏、四川、重庆境内,即便这些地区降雨量增大,在天然河道束缚下,也很少能影响到沿岸城市,整个长江上游的落差有6000多米,地表径流增大后也很快就能依托落差汇集到长江 。真正洪水不容易消退的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从宜昌过后到入海口的落差不足100米,洪水漫灌全流域,即便三峡不开闸,自然消退也比较慢 。

文章插图
而从三峡水利综合作用上来看,加高十米牵扯的因素太多,不但包含坝体科学设计参数,也关系到船只通航 。三峡通航依靠的是五级船闸,水位抬高则意味着船闸也要相应增加级数,当前船只过三峡要3个多小时,增加后时间可能要延长至4小时、5小时,这在当前讲求时间成本效率的年代,显然并不可取 。

文章插图
最后就是涉及到沿岸搬迁,当年围绕三峡大坝建设,整个库区搬迁人口有110多万,坝体加高十米,则意味着整个三峡库区水位上升十米,淹没区将呈倍数增长,涉及搬迁人口可能增加两倍、三倍,这些都需要投资成本来弥补的 。

文章插图
总之,围绕三峡大坝建设,当年众多专家经过了24年论证,方案肯定是最优的,这么浩大的工程量,可能增加半米都要额外付出太多 。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 。
其他网友观点2021年讨论把三峡大坝加高10米以截留更多的洪水(防洪),小本认为,这不可行!

文章插图
其一,长江流域(中下游)为什么发洪水?长江流域的降水比较集中,降水量大,年径流量是黄河的17倍,上中下游雨季同步,而干流自西向东,支流南北对称分布,汇入长江也同步,容易形成洪峰;三峡水库容量虽大,但对于年径流量,却微不足道,调节能力有限,还承担保障航运的职能,没法“包干”,只能调峰、错峰、削峰;中游、下游,海拔低,地势平缓,落差太小,不利于行洪;长江中下游的湖泊,特别是号称中华之肾的洞庭湖、鄱阳湖,近年湖面被侵占严重,湿地也大为缩小,对长江的调储能力严重下降,而洪湖、巢湖等,更是“封闭”得厉害;长江中下游经济发达,寸土寸金,干流的河道、湿地被侵占严重,个别江段形成行洪瓶径,却造成“上游”流速降低;淮河大水不但与长江同步,主力还南下通过长江入海,形成事实上的“长江支流”,同样,太湖水的主力也是在长江口入海,事实上阻碍(削弱)了长江水在汛期入海的能力;长江流域经济发达,森林覆盖率低,水土保持削弱,无论是支流,还是干流,都容易发洪水 。对于这些长江中下游发洪水的元素,三峡大坝鞭长莫及 。

文章插图
其二,三峡水库容量虽大,但对于长江年径流量,却微不足道,调节能力有限,这的确没法与黄河上游的几大水库(梯级开发)的库容相比(基本可以把黄河一年的径流量包干,调储能力异常强大) 。但上游金沙江段(包括支流)的梯级开发、乌江的梯级开发都正在进行,不但发电量大,而且库容调节能力也强,可以与三峡水库合作,降低三峡水库的调储压力 。也就是说,三峡大坝加高10米,增加50亿立方库容,这部分调储完全可以通过上游的梯级开发来替代 。

文章插图
其三,为什么三峡水库不学黄河上游的水库,实现年径流量的全调储?也就是说,当初为什么要选择“中坝”方案,而放弃“高坝”、“低坝”方案?这就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疼!三峡大坝的高度,直接影响总投资、防洪效益、发电能力、通航能力、生态环境、库区淹没面积、移民搬迁量等,选择中坝方案(坝高185米,正常水位175米,短期内水位可达180.4米),已经是综合权衡了各种因素后作出的最佳选择了 。小本是泸州人,当初听说能淹到合江境内(高坝),还白高兴一趟呢 。一句话,四川盆地的川南谷地,淹不起 。

文章插图
其四,三峡大坝已建成运行,今天再来加高10米,从工程安全上讲,是不允许的,这让大坝的坝基、坝宽、坝高失去比例,溃坝风险提高,会威胁下游近半个中国,谁也担当不起,总不能让下游几亿人头顶一颗炸弹过提心吊胆的日子吧;从工程量(工期)上讲,参照为了南水北调搞的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的工期,这个起码要10年以上,等于是重建一个三峡大坝;从工程质保期或使用寿命上讲,怕是大大降低,也是不划算的 。
其五,三峡大坝已建成运行,水库水位线以上,全是已规划建成的密集的城市、工厂、人口,今天再来加高10米,这个搬迁,比上一次搬迁的量(代价)还大,经济成本承受不起;另外,又有多少历史古迹会损毁 。

文章插图
其六,三峡大坝已建成运行,通航的五级船闸也建好,如果水库水位提高,还得增加船闸的级数,一方面不好重新规划建设,另一方面会让翻坝过闸的成本大大提高 。

文章插图
其七,如果三峡大坝加高10米,增加50亿立方库容,就是50亿吨,对三峡地区的地质构造将形成较大压力,产生地质灾害,甚至会产生应力地震;另外,库区水位提高10米,淹没的城市、工厂,会产生较大的化学污染,这对生态环境又是一次伤害 。
小本认为,虽然把三峡大坝加高10米以截留更多的洪水,虽然能产生较大的效益(防洪、发电、航运、南水北调),但相对于庞大的经济成本、人口迁徙、较长的工期、复杂的安全隐患、生态环境破坏,还是弊远大于利,是不可行的 。
这是小本的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这事儿值得吹一吹!
其他网友观点今年,南方地区多地遭遇特大降雨,长江中下游的江苏、安徽、江西等地等受灾严重 。而每次长江流域发生洪水时,人们就会指责三峡大坝防洪不利,认为三峡大坝没有发挥出防洪功能,还有人问为什么不把三峡大坝加高10米,截留更多的洪水 。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慢慢来分析 。
三峡大坝的高度三峡大坝有两个高度,一个是我们经常听说的三峡大坝高185米,其实185米并不是三峡大坝的实际高度,而是以长江吴淞口高度为参照的高度;从水下地基到坝顶的实际高度只有181米 。为了理解方便,我们将三峡大坝的高度统称为常用的185米 。
之所以修建到185米,是综合多种因素考虑的结果 。

文章插图
当初工程师们在设计三峡大坝工程时,提出了三种方案,第一种是低坝,高160米,正常蓄水位是150米 。优点是水库的面积小,当地移民少,投入经济较少,但缺点是防洪效果不好,且对通航条件提高不大 。
第二种方案是高坝,坝高超过200米,其中正常蓄水位达到200米 。优点是蓄洪量大,发电量多,能够提高通航条件 。但缺点也很明显,投资十分巨大,需要移民数量多,水库淹没的面积也较多 。

文章插图
第三种方案是中坝,坝高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 。优点以及缺点介于两者之间 。
我国综合了各种方案,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了第三种方案中坝,该方案既能够保证发电量,通航等,又能够最大可能的拦洪、蓄洪 。而且投入的经济、移民数量均在我国可承受范围之内 。
之所以没有修建更高的大坝,是因为当初我们在修建185米的三峡大坝时,将三峡水库周围的120人进行了移民,而这120万人涉及到的安置费,就业等问题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

文章插图
虽然高坝发电量大,有利于通航,但高坝可能会移民更多的人,占用更多的土地,耗资过大,而修建三峡大坝时我国经济还没有腾飞,所以将三峡大坝修建到200米的高度,对当时的我国而言非常吃力,因此排除了 。
三峡大坝的防洪功能虽然很多人认为三峡大坝并没有发挥出防洪水平,比如:今年长江下游地区仍旧有多地发生洪涝灾害 。但实际上,如果不是有三峡大坝,那么今年洪灾的影响范围将会更大,损失将会更严重 。
长江最近这些年遭遇的超大洪水,要数1998年大洪水,在宜昌站测得最高洪峰值约6.4万立方米/秒,而今年三峡大坝的“1号洪水”的洪峰达到了5.3万立方米/秒,但是为了保证下游安全,三峡水库将出库水量调整到3.5万立方米每秒,多余的洪水全部拦截在水库中,削减了流向下游的洪水 。

文章插图
随后几天,随着长江下游地区降雨量增加,三峡水库又减少了出库水量,出库水量控制在了1.9万立方米每秒 。截止到12日,三峡水库从月初共拦截洪水约30亿立方米,相当于210个西湖的水量 。
可以说,如果没有三峡大坝,那么长江下游地区受灾将会更严重,损失将会更大,伤亡率将会更高 。
长江下游为什么会有洪灾?长江下游之所以会有洪灾的发生,其实是人与自然协调的结果 。
首先,长江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河流一旦离开河道,将会向周围地势较低的地方流淌,淹没周围大多数地区 。
在过去,长江下游地区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湖泊,这些湖泊的作用就像是水库一样吞吐洪水,保证了洪水不会肆意流淌 。

文章插图
但随着长江下游地区人口增多,人们开始将周围的湖泊改造成了农田,还有一些地区围湖造田,使得一些小型湖泊直接消失,大型湖泊面积不断缩小 。虽然长江下游有许多水库,但是这些水库和天然湖泊相比面积有限,能够容纳的湖水有限 。

文章插图
在常规年份,人们侵占湖泊土地的副作用并不会凸显出来,然而一旦当年降雨量较多,长江下游地区将会因为缺乏湖泊的吞吐而导致洪水四溢 。比如:近日监控显示,鄱阳湖水域面积达到了4403平方公里,同期水域面积只有3510平方公里,今年鄱阳湖面积为10年来最大,而这多出来的水域面积,就是淹没了周围的农田和房舍 。
【如果把三峡大坝加高10米,截留更多的洪水,可行吗?】今年因为当地降雨量较多,河流无法及时将河水排泄出去而引发的洪涝灾害 。想要彻底消灭长江下游的洪灾,还需要我们合理规划当地的排水系统,以及我们正在做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扩大湖泊面积,以便应对未来之洪灾 。
推荐阅读
- 手机美图秀秀缩小图片 怎么把照片缩小
- 为什么人会有挖掘规律把一个事物做到极限的倾向
- 为什么猫会把舍友当成主人
- 探探客服解除封号的邮箱
- 茯苓粉怎么吃有效
- 感冒怎么办 把它贴胸前第二天感冒就好了
- 口腔健康 把它含嘴里20分钟去口臭排毒素
- 怎样跳绳效果好呢
- 三种散的功效 手握三把“伞”则有奇效
- jpg格式图片太大了怎么变小 怎么把照片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