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为什么选在丹江口?这个地方雨量又不大?

南水北调为什么选择丹江口是有原因的 。

南水北调选择丹江口并不是因为丹江口雨量大,实际是丹江口雨量并不大 。

为什么选择丹江口呢!

一、丹江口水库靠近水源,水质优良

丹江口在1973年修建了一个大型水库,入库水量年均395亿立方米 。丹江口水库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是我国南方水量富足之地 。而丹江口水库位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上游,丹江口口水库承接的是汉江的发源地秦岭南麓,这里支流纵多而无工业污染 。水多而质量好 。


南水北调为什么选在丹江口?这个地方雨量又不大?

文章插图

【南水北调为什么选在丹江口?这个地方雨量又不大?】二、丹江口水库地势高

丹江口水库海拔170多米,比华北平原高了不少,从丹江口水库取水,到华北平原基本能做到自流,节省了不少成本 。


南水北调为什么选在丹江口?这个地方雨量又不大?

文章插图

三、为丹江口水库下游汉江解决部分水灾

丹江口水库下游每到汛期,水量暴涨,给汉江下游江汉平原人民造成很大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威胁 。南水北调从丹江口调水以后有效的缓解了汉江下游洪水的压力 。


南水北调为什么选在丹江口?这个地方雨量又不大?

文章插图

这样既能用最低的成本给北方供应优质水源的同时又能缓解汉江水患的工程,真是利国利民,当然要从丹江口水库调水 。

其他网友观点

首先汉江的水量不算小,径流高峰期可以达到1100亿立方米以上,远超黄河的径流水平,这里的年平均降雨量长期徘徊在1000毫升左右,也高于长江中下游和北方地区 。

而且,汉中盆地的用水问题不突出,虽说这里沃野千里,但在今天看来它就是个人口稀少、工业欠发达、产粮无足轻重的地方,调走汉江的水对当地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调到北方来才是最合理的利用手段 。


南水北调为什么选在丹江口?这个地方雨量又不大?

文章插图

汉江下游地区就是江汉平原,这里是降雨充足的地区,又有长江这条大河滋养,历史上缺水的现象非常稀少,把汉江截流全部送到北方也不会给当地带来太大影响!为了降低对汉江下游可能造成的影响,我国又建设了引江济汉工程,以满足汉江下游的用水需求 。


南水北调为什么选在丹江口?这个地方雨量又不大?

文章插图

有人说汉江流域降水稀少,这是不合理的说法,我国降雨主要来自于南方温暖海洋的气流,而秦岭这个海拔2000多米的山脉起到了分水岭的作用,挡住南方来的水汽,在山体植被的作用下,潮湿气流变成雨露并汇集成河流,形成了长江第2大支流“汉江”,也就是说这里的水源并不依赖降雨!


南水北调为什么选在丹江口?这个地方雨量又不大?

文章插图

(汉江流域)

更有意思的是,汉江之所以向东流,而不是像嘉陵江、岷江、涪江、南江河等那样向南流入长江,是因为有大巴山阻挡,大巴山就像是小秦岭一样,它阻挡南方来的水汽形成了四川盆地里主要的大河流,但也阻挡了汉江向南流淌的道路,在汉江和秦岭之间的汉中盆地,就像是我国中部的水塔一样 。

如何利用汉中水塔是我国水利建设的关键,除了南水北调中段之外,在2018年打通的秦岭山体隧道也是重要项目之一,这就是引汉济渭工程,工程设计要每年调走汉江15亿立方米的水到关中平原,虽然比不上南水北调中段每年95~130亿立方米的调水规划,但也是不小的引水工程了,足以说明汉中这个水塔的潜力无穷,即便是哪天汉江的水不够用了,也可以通过改道嘉陵江上游支流的措施,增加汉江的水量 。


南水北调为什么选在丹江口?这个地方雨量又不大?

文章插图

南水北调工程三条线路,目前只有中段建成了,其它两个都是非常遥远的目标,原因无他,就是因为调水太贵、工程难度太大 。

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改变几条大河走向,最后引入黄河的西段还没有投产,这个工程难度太大;东段工程规划从长江、淮河下游调水,顺着古老的元代大运河北上,这个计划不缺少水源,但是调水水渠跨过黄河之前需要水泵一级一级抽水,调到北京需要极大的成本,再加上淮河和长江地区人口密集,水源质量堪忧,就算调到北方来也没多少人敢喝 。


南水北调为什么选在丹江口?这个地方雨量又不大?

文章插图

(在黄河底开洞的穿黄工程)

通过加高丹江口大坝的高度(增高14.6米),让丹江口水库的海拔高出北京98.8米,只要在黄河这个地上河底部开个洞,丹江口的水就可以自己流到北京,而且汉中人口稀少、经济原始,这里的水质远非长江、淮河可比,是最经济实惠的调水源头了!


南水北调为什么选在丹江口?这个地方雨量又不大?

文章插图

而且,南水北调中段途径河南、河北两个省份,这里的大平原在过去3000多年的中华文化里,都是重要的粮食产地,南水北调其实主要就是服务于农业的,对沿线几十个大城市的用水帮助还在其次,我的老家在河南东部地区,在我的记忆当中老家经常出现干旱的夏季,河流都会干涸,几十米的水井都抽不到水(进入本世纪后,华北地区连续干旱21年),严重影响了玉米、小麦等作物的生长,而南水北调中段开通后将给沿途地区补充地下水,河南还在其次,主要补充给了河北、北京的地下水,据说地下水水位增加了10米左右,期待我老家的地下水也能升高10米 。


南水北调为什么选在丹江口?这个地方雨量又不大?

文章插图

如果从农业角度来看,中段调水工程惠及的可不仅仅十几个大城市里的6700百万人 。

总结如下:丹江口来自汉中的水资源质量上乘,没有第二个选择能与之相比;保证华北平原重要农业区的生产可持续;抽走这里的水资源不会对当地造成太大影响,且调水工程难度较低、成本低廉,相比可望不可及的西线和东线工程,中线才是最值得点赞的世纪工程 。

其他网友观点

没有办法的办法,其实汉江流域的陕西和湖北北部就很缺水,被称为旱包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