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君如伴虎?看古人如何肆意“玩弄”皇帝( 二 )
归根结底一句话:皇帝不差钱,差的是面子 。您如果有什么能让皇帝长脸的主意就只管往上递,哪怕是馊的也只有好处 。隋文帝的大臣杨素曾经负责修皇家别墅,结果超标了,弄得隋文帝大发雷霆:国家三令五申不让修楼堂馆所,你身为领导咋就是不听呢?给我回家反省!这杨素提心吊胆回到家,把事儿跟老婆一说,老婆倒乐了:那不是在办公场合嘛,您别急,一会儿就没事了 。果不其然,当天晚上皇帝跟皇后亲自下帖子请杨素吃饭:你老杨惦记着给咱老两口造个安度晚年的安乐窝,这是心里头有朕啊!要是反过来就麻烦了 。梁武帝时有个大臣叫贺琛的,提了几条诸如国宴少上几道菜、皇宫少修几座房子之类的合理化建议,结果把皇帝噎得差点下不来台 。其实梁武帝这人挺节俭的,一顶帽子能戴两年,但节俭不节俭得他说了才算,你瞎出什么主意?
说到这儿您该明白了吧:其实老刘高明就高明在,他把皇上想说但又不便说的话给大大方方说出来了 。这样给别人瞅着,人家皇上可本来是想节约创收,自负盈亏的,但老刘这些大臣们不依啊,这不是省不省几个钱的问题,这可是关系到咱大唐国家形象的大是大非问题——得,朕咬咬牙,马粪不卖就不卖吧!
皇帝是勤快点儿好还是偷懒点儿好?
当然是勤快点儿好了,黎明即起,万机待理,勤政爱民,事必躬亲 。家天下嘛,做家长的多忙一些,这家里也会规整一些不是?倘都像那个几十年不肯上朝的大明万历皇帝,那还不乱套了啊!
可皇帝也是人啊,是人就会有想法、有杂念,想活动活动 。过去有那么些大臣、文人,觉得这可不得了,您皇上是天下楷模啊,哪儿能整天玩私字一闪念呢?不行,得绷着 。于是乎,皇帝想打个猎,看个杂技,听个音乐,都会出来一大群忠臣连哭带喊地又劝又拦,硬是把个大活人憋在皇宫里一本正经那么坐着才觉得放心 。更有绝的,有的皇帝只不过动点儿心眼,还没现行表现呢,就有人给败兴 。比如那个说出“糟糠之妻不下堂”名言警句的宋弘吧,有一天汉光武帝见屋里搁了个屏风,屏风上画的俩美人挺漂亮,忍不住多瞥了两眼,宋弘立刻不乐意了:我说皇上,您咋这么没出息呢?有空看看工具书什么的不好嘛,整天瞅女明星画像,把思想给腐蚀了可怎么办?
也就是人家汉光武脾气好,要换一个别的皇帝,早劈头给宋弘一耳光:我瞅画里的美人思想就腐蚀了?您把我给圈皇宫里,那里头全是大美人儿,我思想就不腐蚀了?其实吧,这劳逸结合是人之常情,而到外面走走,接触一下社会,开阔眼界,更是生长在黄圈子里的皇帝们最需要的阅历 。适当让他们偷偷懒,换换心情,长长见识,并不是什么坏事 。比如打猎,有人说玩物丧志,可最喜欢打猎的康熙、乾隆,不都是有作为的皇帝吗?再比如出去旅游,秦始皇、隋炀帝固然弄得一团糟,可汉高祖、唐太宗跑的地方也不少,咋天下就不乱呢?那王莽不错吧,私生活绝对检点,无任何不良嗜好,没事儿就读读古书,应该最符合楷模标准了吧,结果又如何?
其实这道理,齐国的管仲早就说得再明白不过 。他临死的时候跟齐桓公说,烹饪大师易牙是个坏人,得赶走 。齐桓公就问,既然他是个坏人,您以前咋不说?管仲说,以前那不是有我嘛,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我这儿都把着舵呢,他也就能给您做做饭,您留着他不还饱个口福嘛 。可见关键不在于让不让皇帝玩,给不给皇帝偷懒的机会,而在于,皇帝不玩、不偷懒的时候,能不能把活儿给干好了 。
如果一直把皇帝给逼着绷着,有时候效果反倒不好 。你不让他光明正大地去娱乐、去放松、去偷懒,他给您来个“曲线救国”,事儿反倒更麻烦 。清朝的同治皇帝不就是被老娘慈禧管得太死,结果跑到外面出轨,最后弄出大事儿来?明朝的天启皇帝,被大臣们逼得烦了,躲起来做木工解闷,不一样把国家弄得乱七八糟?
真想引导也不是不行 。魏征经常陪唐太宗听音乐会,他每次听军乐就耷拉着脑袋,听别的就全神贯注 。次数一多,唐太宗就明白了:敢情老魏想让我明白,要和谐,别整天想着穷兵黩武啊 。也许有人会拿魏征连累唐太宗捂死猎鹰说事,可那次魏征不是不知道人家袖子里有那么个活物吗?唐太宗带着卫士在朝堂见天搞军事演习他都一次没管过,又怎么会不让皇上去打猎呢?皇帝公关学的要诀,就是让皇帝有点儿偷懒放松的空间,别逼得太死 。毕竟汉光武那样的皇帝是少数,能碰上万历、同治算走运,要是碰上大明正德皇上那样的,保不齐大板子就揍屁股上了,对自己没好处,对皇帝的江山社稷也未必就有好处了,您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推荐阅读
- 水浒传燕顺怎么死的?锦毛虎燕顺简介
- 三国蜀汉五虎将马超为何得不到重用
- 虎父未必无犬子 龚自珍儿子引洋人进圆明园
- 三国董袭身为东吴十二虎臣之一为何会被淹死
- 双枪将董平为何位居梁山五虎将?拥立宋江有大功
- 虎父犬子的赵云和他的两个儿子
- 风流才子之谜 真实的秋香竟年长唐伯虎20多岁
- 明朝大才子唐伯虎为什么会沦为“房奴”
- 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 一生悲催只因当枪手?
- 宋江为何挑矮脚虎当妹夫 为何不把美女留给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