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君如伴虎?看古人如何肆意“玩弄”皇帝( 三 )


没搞错吧?皇帝是什么人,还有什么东西可以胁迫他?
当然有,还不止一样,不过最有效、而且还不容易引起副作用的武器,莫过于皇帝的祖宗——死鬼皇帝了 。
东晋时候西北有个小国前凉,不过巴掌大的地方,国主张茂却要修一座豪华的楼堂馆所,据说光地基就高达63尺 。文武百官是纷纷进谏,可这张茂也毫不含糊:不同意见可以提,但修是修定了的 。
正当大臣们束手无策的时候,有个普通老百姓叫阎曾的,深更半夜跑到宫门,把大门拍得山响,一边拍一边嚷嚷:“国主的老祖宗张轨派我传话,问你为什么要劳民伤财,修这种面子工程 。”张茂身边的亲信主张把这阎曾当成异端给处理了,可张茂没那么做,反倒把工程给下马了 。
阎曾拿死人压活人,不过是传到位一句话,自己似乎没捞到什么好处,可有的人比他还走运 。话说汉武帝因为受坏人离间,导致父子反目,太子造反逃亡,后来死于非命,很多太子的家人、部下被牵连 。正弄得人心惶惶时,负责给汉高祖刘邦看坟的小公务员田千秋站出来了:“有个白胡子老头让我传话,说多大点儿的事啊,干吗连累这许多人 。”汉武帝一听,甭问啊,这白胡子老头肯定是俺老祖宗刘邦祖爷爷啊 。于是乎,一场株连九族的大祸到此煞车,这田千秋就因为喊了这么一嗓子,从一个办事员平步青云升到侯爵、宰相,富贵了一辈子 。
要说活皇帝肯定比死皇帝权力大,但那些祖宗是打江山的,皇位是从别人手里夺的,他们自己却只不过因为祖宗是皇帝,才沾光当了皇帝,因此就算心里七个不服、八个不忿,表面上却一定要作出比全宇宙的人都孝敬、都推崇祖宗的姿态 。您想啊,祖宗是自己这张宝座的护身符、合格证,如果祖宗没了威信,那么以后别人质疑自己这皇帝的正当性,自己拿什么去反驳呢?所以嘛,最适合用来胁迫皇帝的武器,就是皇帝的爸爸,皇帝的爷爷,以及皇帝的祖爷爷,等等等等 。
有时候死鬼皇帝的牌位还能消灾止祸 。明朝初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难”,抢他侄子建文帝的皇位,打到济南府,建文帝的大将铁炫死守城池,快守不住的时候便让人捧了燕王老爸朱元璋的大牌位往城墙缺口上一站,这燕兵是也不敢开炮,也不敢爬城,只能灰溜溜绕道走人 。要知道朱棣是打着替老爸教训侄子的幌子起兵的,天天把个孝字挂在嘴边来回敬那些骂他“不忠”的人,如果一炮把老爸的牌位打烂,不是跟把自己的脸皮打烂了一样了吗?
不过这招也不是百用百灵的:汉武帝中招,是因为他并不糊涂,已经开始为死了儿子后悔,田千秋的出现正好给了他最好的台阶;张茂中招,是因为前凉又穷又小,强敌环伺,他就算有心思享乐,也得考虑考虑国情;朱棣中招就更不用说了,他不砸牌位还有人骂他“反贼”呢,砸了更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如果那皇帝脑袋如糨糊,又走运生在个花花世界,那就不好说了—明朝的嘉靖皇帝,不就把一大群拿祖宗遗训压他的大臣,都弄到午门外拿板子结结实实打了顿屁股了吗?
皇帝也是人,也要讲劳逸结合 。自古至今,那么多帝王,喜欢的娱乐活动自然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要说普遍*好,大约女人算第一,打猎算第二,音乐戏剧什么的怎么也只能排个第三了 。
要说皇帝对音乐的爱好那可由来已久 。《诗经》总共有305篇,实际上就是周天子305首宫廷歌曲的歌词,从还算不得皇帝的皇帝—轩辕黄帝就让伶伦发明了笛子,到最后一个皇帝宣统甚至有福气听到洋钢琴的演奏 。被皇上养在皇宫里的音乐家那更是不胜枚举了 。
侯宝林大师的《八大改行》道尽了出皇差艺人的辛苦,不过一来那是艺术夸张,二来在那万恶的旧社会,艺人谁不辛苦?能出上皇差的总比出不上的强得多吧?杨小楼也好,谭鑫培也好,这些能给皇帝、太后唱戏的演员,那日子怎么都比只能在天桥撂地的穷不怕爷几个好过百倍 。要说早先,夏商周三代的时候,为了怕音乐家偷窥自己的妃子,他们常常被刺瞎眼睛,像著名的师旷、师涓都是瞎子,可他们的社会地位高啊,《左传》是什么级别的史书,上面才有几个人的名字?可是师旷这样的音乐家就能把大名留在上面,一直留到今天 。您说,这双眼睛瞎得值不值?
后来就更好了,连眼睛都不用刺,只需陪皇帝弹弹琴、唱唱曲、演演戏,就能工资福利照领,享受正科级以上国家公务员待遇,既不用“文死谏”,也不必“武死战”,风吹不着,雨淋不到,旱涝保收,又无须操心 。您说,这职业还差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