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退武则天的究竟是谁 揭秘“神龙政变”

一代女皇武则天于“神龙政变”后退位 , 不久便去世 , 结束了自己的传奇一生 。“神龙政变”究竟何人策划?武则天为什么退位?整个事件的始末又是什么呢?幕后主谋究竟是谁?答案即将揭晓 。却说殿内的武则天听到外面人声杂沓 , 心知有变 , 撑起病体出来察看 。她看到了张易之兄弟的尸体 , 看到张柬之等人持剑而来 , 大致知道了什么情况 。武则天毕竟是政治老手 。只见她缓缓地回到病床 , 聚敛精力厉声问道:“何人作乱啊?”张柬之推拥着李显 , 并示意武士们涌到武则天病床前 , 说道:“张易之、张昌宗谋反 , 臣等奉太子令入诛二逆 , 怕计划漏泄 , 所以事先没有禀报皇上……”武则天强硬地打断张柬之的话 , 怒目瞪着李显 , 喝问:“这是你的主意?你怎么敢这么做?现在张家两兄弟已经伏诛了 , 你还不快回到东宫去!”
张柬之同样强硬地回答:“太子不能再返东宫了 。以前高宗皇帝将太子殿下托付给陛下 。现在太子年纪已长 , 天意人心都归顺太子 。臣等不忘太宗、高宗皇帝的厚恩 , 所以奉太子诛贼 , 请陛下立即传位太子 , 上顺天心 , 下孚民望 。”
武则天这才明白张柬之此行不单是为了诛杀张易之兄弟这么简单 , 而是冲着自己的皇位来着 。这是逼宫 。突然间 , 武则天感觉到一阵晕眩 。她没有精力再跟儿子和大臣们理论了 , 只能默默地低下头 。“谢皇上恩准!”张柬之朗声谢恩 。
当时 , 相王李旦也率领南衙禁兵在宫外加强警备 , 配合宫内的政变行动 。李旦和李显一样是个懦弱的皇子 , 他为自己今天的行动吓了一跳 。一旁参与行动的儿子李隆基惊讶地看着父亲 。李旦意识到在儿子面前要维持一个果敢、英武的父亲形象 , 忙挺直了腰板 。就在他胆战心惊的时候 , 宫外传来了阵阵欢呼声 。李旦的一颗心落了下来 。
【逼退武则天的究竟是谁 揭秘“神龙政变”】政变成功了!
神龙政变的血腥气只停留在当天的张氏兄弟之死上 。张柬之和李显并没有大开杀戒 。病中的武则天得到了妥善安置 。她虽然被迫将国政交给李显监国 , 并在不久之后禅位给了李显 , 成了“大圣皇帝” 。1年后 , 武则天即将逝世 。朝廷适时公布了武则天的“遗制” 。武则天在遗制中说要“庙”、“归陵” , 也就是主动要求归附到李唐的宗庙 , 去丈夫高宗的陵墓合葬 。武则天还主动要求去掉帝号 , 自己不愿意做皇帝了 , 改称“则天大圣皇后” 。武则天最终还是作为唐朝的皇后进入了乾陵 。人之将死 , 其言也善 。之前朝廷公布的所谓武则天“遗制”极可能不是武则天的意愿 , 但之后公布的赦免武则天情敌王、萧二家及政敌褚遂良、韩瑗等人子孙亲属的罪行 , 令他们复业的内容极可能是她真实的意思 。
没几天 , 武则天在上阳宫仙居殿去世 , 享年83岁 。唐朝上谥号为“则天大圣皇后” , 葬于唐高祖乾陵 。唐睿宗李旦在李显之后即位 , 给“则天大圣皇后”改了一个字 , 叫“天后” , 不久又追尊为“大圣天后” , 改号为“则天皇太后” 。
神龙政变又被称为“五王政变” 。因为政变后 , 张柬之被封为汉阳王、敬晖被封为平阳王、桓彦范被封为扶阳王、袁恕己被封为南阳王、崔玄被封为博陵王 , 时称“五王” 。对于张柬之等人的政变行动 , 当时和后来的人都持支持肯定态度 。唐人皇甫澈就在《赋四相诗·中书令汉阳王张柬之》一诗中写道:
周历革元命 , 天步值艰阻 。烈烈张汉阳 , 左袒清诸武 。
休明神器正 , 文物旧仪睹 。南向翊大君 , 西宫朝圣母 。
茂勋镂钟鼎 , 鸿劳食茅土 。至今称五王 , 卓立迈万古 。
但是张柬之五人的下场并不好 , 这和他们的政治幼稚病有关 。当初 , 敬晖和桓彦范等人诛杀张易之兄弟后 , 洛州长史薛季昶曾经对敬晖说:“二凶虽除 , 吕产、吕禄那样的人物依然存在 。大人们应该借着兵势诛杀武三思等人 , 匡正王室 , 以安天下 。”敬晖多次向张柬之提起 , 张柬之都不同意 , 敬晖也没坚持 。薛季昶感叹道:“我不知道日后会死在什么地方了 。”之后 , 武三思勾结李显的韦皇后 , “内行相事 , 反易国政” , 武氏家庭武三思等及其羽党仍当权用事 , “为天下所患” 。一些议论就将责任推卸给敬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