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不好色 为何仍广纳美女充斥后宫?( 六 )
奕纬死于道光十一年 , 至死也只是个贝勒 , 这个爵位还是他爷爷嘉庆帝封的 。更为严重的是 , 奕纬死的时候没有孩子 , 按中国宗法 , 应该过继一个孩子给他 , 以避免他“绝户” 。但道光帝居然不为奕纬立嗣 , 可见父子感情之恶 。
后来奕詝做了咸丰皇帝 , 不忍长房萧条 , 追封这位未见过面的长兄为郡王(隐志郡王) , 又过继了乾隆帝十一子永瑆的后人作为他的后代 , “以长房故加优沃” 。晚清时期道光帝的子孙把持政权 , 对奕纬一支敬而远之 , 这是由于奕纬这一支仅在名分上属于道光帝的嫡系 , 在血统上实际是乾隆帝十一子的后人 , 支派较远 , 故奕纬一支并未在政治舞台上留下什么足迹 。
次子奕纲 , 道光七年(公历1827年)卒 , 2岁 。
三子奕继 , 道光九年(公历1829年)卒 , 3岁 。
四子奕詝 , 即咸丰帝 。
五子奕誴 , 生于道光十一年(公历1831年) , 仅比四子奕詝晚出生六天 , 道光帝也不喜欢这个儿子 。《古今怪异集成》记载这位小皇子向老师茶壶里撒尿、捉弄老师 , 长大以后为人粗俗 , 不注意威仪礼制 , “屡以失礼获谴” 。道光帝干脆把他过继给了弟弟绵恺为嗣 。后来咸丰皇帝晋封这位比自己小六天的弟弟为惇亲王 。
晚清时期道光子孙在政治舞台上颇有作为 , 虽然奕誴出嗣旁系 , 但考虑到他在血统上毕竟是道光帝之子 , 所以并没有把他当成外人 。无奈奕誴过分放任的个性又使他难胜重任 , 所以在政治舞台上表现机会寥寥 。他死于光绪十五年(公历1889年) , 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前往祭奠 。
六子奕訢 , 生于道光十二年(公历1832年) , 道光帝最为钟爱 , 是诸子中唯一由道光帝亲自封王的一位 , 即恭亲王 。道光曾在是否立六子为皇太子的问题上十分犹豫 。奕訢在咸丰帝死后帮助慈禧太后发动了北京政变 , 建立了“太后垂帘 , 亲王辅政”的体制 , 在同光年间以“议政王”身份显赫一时 , 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之一 。
奕訢确立了清政府对外开放 , 对内信赖汉族官僚的政策 , 克服阻力开展洋务运动 , 致使垂死的大清王朝一度出现“中兴”势头 。最后卒于光绪二十四年(公历1898年) , 临终时慈禧太后与光绪帝三次亲临探视 , 逝世后“上再临奠 , 辍朝五日 , 持服十五日 , 谥曰忠 , 配享太庙” , 其王位世袭罔替 , 可惜后代在政治上基本没有建树 。
七子奕譞 , 生于道光二十年(公历1840年) , 在道光帝诸子中 , 奕譞一系最为显赫 。咸丰初年晋封为醇郡王 , 咸丰末年参与北京政变 , 亲手捉拿肃顺 , 从此登上历史舞台 。他在同治年间担任军职 , 同治十一年(公历1872年)晋封醇亲王 , 同治十三年同治帝驾崩 , 慈禧太后以其长子载湉入承大统(光绪帝) , 奕譞以亲王世袭罔替 。
光绪十年(公历1884年) , 奕譞取代奕訢主持军机处 , 他大力主办海军 。晚年在慈禧太后的压力下战战兢兢 , 小心谨慎 , 为取悦慈禧 , 主持海军建设期间挪用大笔军费兴建颐和园 。
光绪十七年(公历1891年) , 奕譞去世 。由于他是光绪帝的父亲 , 所以 , 经慈禧太后特准 , 在丧礼上使用了天子的某些礼节 。奕譞王爵由其第五子载沣承袭 , 为第二代醇亲王 。光绪三十四年(公历1908年) , 光绪驾崩 , 慈禧临终命载沣之子溥仪为帝 , 载沣以摄政王监国 。辛亥革命后载沣隐居于北京 , 逝世于1951年2月 。溥仪病逝于1967年10月 。总之 , 在晚清时代 , 醇王府两代潜龙 , 一朝摄政 , 煊赫无比 。
八子奕詥 , 生于道光二十四年(公历1844年) , 在咸丰初年被封为钟郡王 , 一生未登政治舞台 , 去世于同治七年(公历1868年) , 无子 , 以奕譞之子载涛为嗣 。载涛生于光绪十三年(公历1887年) , 清末担任军职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聘为解放军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 , 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 1970年9月病逝 。他是道光帝嫡孙中最后一个辞世的人 。
推荐阅读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清朝皇帝过年旧俗 与群臣分食不加任何佐料白片肉
- 风尘才女寇白门为何不惜与出轨情人玉石俱焚?
- 一介汉将 大元皇帝忽必烈竟管他叫“大哥”?
- 此人一生杀了三个皇帝还被奉为“忠臣”
- 唐僧前身是如来徒弟金蝉子?和尚不承认?
- 真奇怪 为何秦始皇一辈子都不立皇后呢?
- 明朝皇帝服饰具体介绍 明朝皇帝的衣服有几种?
- 轶事:历史上有个皇帝养了私生子还不敢承认
- 道光皇帝一脚踢死长子后 故宫石狮竟现异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