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与吐蕃的百年战争 最终不敌高原的铁骑( 三 )
时正逢杨国忠为掩盖鲜于仲通的失败 , 继续备战 。于天宝十三年(754) , 又命李宓领兵10万 , 再征南诏 。李宓孤军深入 , 补给困难 , 士兵又不习水土 , 疾病流行 , 不战自溃 。南诏乘机追杀 , “兢角兢冲 , 彼弓不暇张 , 刃不及发 。白日晦景 , 红尘翳天 。汉血成川 , 积尸壅水 。三军溃衄 , 元师沉江” 。李宓战死 , 全军覆灭 。第二次天宝战争又以唐军惨败而告终 。两次战争唐军死亡约20万 , 军费耗大 , 元气大伤 。次年安史之乱爆发 , 唐朝无力顾及南诏 , 吐蕃实现了多年想控制南诏的目的 。至德年间(756-757) , 吐蕃趁安史之乱 , 联兵南诏夺取巂州(西昌)、会同(会理)、台登(泸沽)、昆明(盐源) , 进据清溪关(大渡河南) , 直逼川西平原 , 威胁成都 。
天宝战争是唐朝错误政策所造成 , 南诏反唐归吐蕃一定程度上出于无奈 。代宗大历元年(766年) , 阁逻凤在南诏王都太和城(今大理太和村)所立之德化碑上 , 记述被逼反唐的苦衷 , 阁逻凤对国人说:“我世世事唐 , 受其封爵 , 后世容复归唐 。当指碑以示唐使者 , 知吾之叛非本心也” 。唐代政治家李泌曾中肯地评述:“云南自汉以来臣属中国 。杨国忠无故扰之使叛 , 臣于吐蕃 。”
天宝战争后20年间 , 唐朝与吐蕃在河陇和四川地区展开了剧烈的争夺 。南诏受吐蕃役使参予了这一争夺 。
代宗大历十四年(779) , 吐蕃联兵南诏 , 分3路攻唐之剑南道 , 企图夺取成都 , 唐将李晟率兵反击 , 大破吐蕃南诏联军 , 南诏伤亡惨重 。吐蕃不顾南诏怨恨 , 借其王位交替 , 加强控制 , 改封南诏王为日东王 , 改兄弟之邦为君臣关系 , 并在南诏设置营堡 , 每年要南诏派兵镇防 , 又对南诏征收很重的赋税和劳役 , 使双方矛盾加深 。异牟寻深感依附吐蕃的害处 , 当时受南诏王宠信的清平官(宰相)郑回向异牟寻进言:“中国有礼仪 , 少求责 , 非若吐蕃惏刻无极也 。今弃之复归唐 , 无远戌劳 , 利莫大此” 。异牟寻同意此议 , 但只在暗中谋划 , 尚不敢公开反对吐蕃 。
恰在此时 , 唐朝也在调整对南诏的政策 , 贞元三年(787) , 德宗终于采取了宰相李泌提出的“北和回纥 , 南通云南 , 西结大食、天竺 , 如此 , 则吐蕃自困”的谋略 。李泌虽不久病逝(789年) , 但他的南通云南 , 以“断吐蕃之右臂”的计划 , 具体由西川节度使韦皋付诸实施 。
韦皋首先招抚东爨首领 , 通过他们从中斡旋 , 掌握异牟寻意欲归唐的动向 。其次 , 激化南诏与吐蕃矛盾 , 并显示军事实力 。贞元四年(788) , 吐蕃出兵10万 , 再度进攻成都 。南诏也被迫从征 , 但驻兵金沙江北 , 按兵观望 。韦皋有意将一封致南诏的信件转给吐蕃 , 吐蕃中计 , 对南诏的疑虑加深 , 派兵2万屯会川 , 阻击南诏 , 异牟寻怒 , 而引兵南归 , 使双方关系公开破裂 。韦皋不失时机 , 进攻吐蕃 , 擒其大将乞藏遮遮 。唐朝军事上的胜利 , 政治上的劝诱 , 终使异牟寻决心归唐 。贞元九年(793) , 异牟寻派出3批使者 , 一出戎州、一出黔州、一出安南 , 均达成都 。在致韦皋的书信中痛诉受制吐蕃 , 汙辱先人 , 孤遗受欠、吞声无诉之“四难忍” , 表示“愿竭诚日新 , 归款天子” 。韦皋遣巡官崔佐时于次年(794)正月到达苴羊城 , 异牟寻率子寻梦凑等与之会盟于点苍由 。盟辞互约 , 唐与南诏各守疆界 , 不相侵犯 , 保持和好 。南诏决不阴结吐蕃 , 与唐为敌 。贞元十一年(795) , 唐朝派遣袁滋为册南诏使 , 正式颁发了“贞元册南诏印” 。南诏和唐重修和好 , 在唐朝支持下 , 南诏发兵攻吐蕃 。贞元十七年(801) , 异牟寻与韦皋联军大败吐蕃 , 生擒吐蕃军统帅论莽热 , 南诏献俘于唐朝 。吐蕃对南诏的威胁解除 。
推荐阅读
- 清朝皇帝过年旧俗 与群臣分食不加任何佐料白片肉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风尘才女寇白门为何不惜与出轨情人玉石俱焚?
- 蠢笨如猪的安禄山为何能成为大唐军界第一人?
- 孙二娘嫁给了谁?母夜叉孙二娘与张青的爱情故事
- 刘姥姥与巧姐的联系 巧姐为何也是十二金钗之一
- 平阳公主与大将军卫青结合 真的是政治联姻?
- 中国历史上喜欢与和尚私通的四位皇后
- 揭秘武则天野史 武则天与她的男宠们
- 揭秘东皇太一与帝俊之间是什么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