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与吐蕃的百年战争 最终不敌高原的铁骑

马大正
公元7世纪30年代 , 松赞干布治理下的吐蕃已是一个统一强盛的王朝 , 而“天可汗”唐太宗君临的唐朝也正处于威震海内的鼎盛时期 。两大雄主在位时 , 唐蕃关系以和好为基础 , 并因文成公主的和亲得到迅速发展 。但是 , 唐太宗和松赞干布相继逝世后 , 从永徽元年至长庆元年(650-821)的170年间 , 两大帝国却以斗争为主 。除了边界磨擦频仍外 , 其斗争主要集中在吐谷浑、西域之安西四镇、南诏和河陇之地 。
1、吐谷浑之争
唐初 , 吐谷浑乘唐朝初兴无暇西顾 , 频拢西境 , 阻塞中西交通 , 而唐朝则以许互市消极应付 。贞观年间 , 吐谷浑仍不断侵扰 , 沿边11州均受其害 , 已处贞观盛世的唐朝再也不愿坐视 。同时 , 唐朝为经营西域也急于扫除中西交通的障碍 。贞观八年(634) , 唐太宗抓住吐谷浑攻凉州事件 , 集军1万分3路进军 , 经过一年军事行动 , 彻底击溃吐谷浑 , 并于贞观十三年(639)以宗室女弘化公主(即西平公主)和亲诺曷钵 。
正当吐谷浑与唐和好关系顺利发展之际 , 松赞干布治理下的吐蕃崛起 , 其北境直接与吐谷浑南界为邻 。吐谷浑成了吐蕃向外拓疆和唐朝安边的必争之地 。由于唐太宗处置得当 , 松赞干布在文成公主和亲后奉行对唐和好政策 , 贞观十五年(641)后 , 唐朝、吐谷浑、吐蕃三方相安无事 。吐蕃将公主嫁与吐谷浑王诺曷钵 , 结成甥舅之国 。永徽三年(652) , 高宗封会稽郡王李道恩第3女为金城公主 , 许给诺曷钵长子慕容忠 。
松赞干布死后 , 吐蕃大权掌握在大论禄东赞手中 , 吐蕃开始向四周扩张 , 与唐和好的国策发生逆转 。首当其冲的是吐蕃的北邻吐谷浑 。显庆元年(656)后 , 吐蕃频击吐谷浑 , 龙朔三年(663) , 禄东赞率军攻占吐谷浑 , 吐谷浑王诺曷钵及弘化公主等数千帐逃至凉州 , 吐谷浑复亡 。如史籍所载:“吐谷浑自晋永嘉之来 , 始西渡洮水 , 建于群羌之故地 , 至龙朔三年为吐蕃所灭 , 凡三五○年 。”
吐蕃占有吐谷浑后 , 其北境直接与唐河陇相接 , 威胁着唐朝的河陇、西域 。唐朝的对策一方面是助吐谷浑 , 使之为其屏障 。乾封元年(666)五月 , 唐朝封诺曷钵为青海王 , 表现唐朝使诺曷钵重返青海为王的决心;另方面积极备战 , 伺机一决雌雄 。
吐蕃统治者一方面强化对吐谷浑旧地的统治 , 另方面继续其进攻的势头 , 于咸亨元年(670)大举进军西域 , “残羁糜十八州(掠安西四镇所辖羁糜州) , 率于阗取龟兹拨换城(今阿克苏) , 于是安西四镇并废” , 是年四月 , 高宗派薜仁贵、阿史那道真等率军5万出击吐蕃 , 在大非川(青海是渠南切吉旷原)与吐蕃钦陵(禄东赞之于)40万军激战 , 唐军大败 , 全军复没 。大非川一役 , 最终使吐谷浑诺曷钵依靠唐朝力量恢复其势力的希望破灭 。从此 , 吐谷浑作为一个部族体 , 分别归吐蕃、唐朝统治 , 散居青海、甘肃、陕西、宁夏等地 。
【大唐与吐蕃的百年战争 最终不敌高原的铁骑】同一时期 , 吐蕃又兼并唐剑南道管辖的诸羌羁糜州 。乾封二年(667) , 禄东赞率军攻唐边境 , “生羌十二州为吐蕃所破” 。到唐肃宗时 , 除少数羌州内徒外 , 余均并入吐蕃 。至此 , 吐蕃与唐争斗的重心转移到西域 。
2、西域之争
贞观年间 , 吐蕃势力开始进入西域 。高宗龙朔二年(662)十月 , 吐蕃军队在疏勒以南地区与唐军相遇 。史载:“(苏)海政军回至疏勒之南 , 弓月又引吐蕃之众 , 来拒官军 , 海政以师老不敢战 , 遂以资略吐蕃 , 约和而还 。”次年底 , 吐蕃联兵弓月、疏勒进攻于阗 。咸亨元年(670)大非川之役后 , 吐蕃乘势攻陷了唐安西都护府治所龟兹 , 占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大部分治地 。军事上失势 , 迫使唐废弃四镇 , 安西都护府治所迁回西州(新疆吐鲁蕃) 。唐朝在西域实际上仅能控制自沙州至伊州、西州、昆陵都护府、蒙池都护府一线 , 天山以北、以东地区 , 塔里木盆地均为吐蕃势力所控 。在西域的力量对比 , 唐弱而吐蕃强 , 处守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