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是刘备和诸葛亮玩的调情游戏?
刘备和诸葛亮,早在见面之前,便已经彼此闻名,互有好感,情愫暗生 。本来,神交于千里,相忘于江湖,也是一桩浪漫之事 。然而,刘备并不愿以此为满足,他率先采取了行动,前去拜访诸葛亮,希望和诸葛亮发生更进一步的实质性关系 。我们先分析刘备的心态 。刘备第一次前去拜访诸葛亮时,自然是带有某种期望值的 。《笑林广记》闺风部里记载了一个名为掮脚的故事:“新人初夜,郎以手摸其头而甚得意,摸其乳腹俱欢喜,及摸下体,不见两足,惊骇问之,则已掮起半日矣 。”显然,刘备并不期望诸葛亮如那个新妇一般,热情似火,比他更猴急更迫不及待 。刘备所抱有的期望,反而却是希望诸葛亮不用给他面子,不来理会他,晾着他,对他的邀请,也拒不答应 。为什么这么说呢?
可以肯定的是,刘备作如此期望,并不是因为他有受虐倾向 。当时的刘备,境况窘迫,都四十六岁的人了,还成天受孟德公欺负,东逃西窜,是以心理上有些自卑 。与此同时,他又久仰那诸葛亮乃是当世一等一的俊杰,所谓“卧龙伏雏,得一可安天下” 。因此,从一开始,他便没有将诸葛亮定位成一个对自己来说“不用天长地久,只需曾经拥有”的寻常谋士,而是每每将诸葛亮比作姜子牙和张子房,自己则隐约以周文王和汉高祖自居,摆明了是想和诸葛亮塌塌实实地过日子,让他作自己事业上的终生伴侣 。既然找的是终生伴侣,刘备自然不希望诸葛亮一下子就被他见着了,见着了然后又马上就被他勾引成功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他刘备的心里就难免要犯嘀咕了:传说中的诸葛孔明,水性杨花乎?今天他如此轻易便从了我,那下回别人也来请他,譬如那个长相比我帅、腰包比我鼓的孟德公,那他诸葛亮岂不是从得更快?
另一方面,和孟德公、孙权等人相比,他能开给诸葛亮的待遇实在有限,他唯一的优势就在于,他那份百折不挠的痴情、死缠乱打的诚意 。是以,他反而希望诸葛亮能冷落他,躲避他,给他机会来表现自己、证明自己 。诸葛亮越是冷落他,躲避他,让他剃头的担子一头热,他反而越是来劲,越发会把握机会,将自己唯一的优势给发扬光大 。
再来分析诸葛亮的心态 。诸葛亮多聪明的人物呀,刘备这种古怪的不可为外人(甚至包括他的两个兄弟——关羽和张飞)道的枭雄心思,自然瞒不过他 。因此,诸葛亮虽然对刘备芳心暗许,知道自己迟早都是刘备的人,早给晚给本没有区别,但是,他还是照着刘备的期望,配合着演起了戏剧,于是假意羞涩,两度避而不见,潜台词便是,哎呀,刘皇叔啊,你好坏哟,一来就想要人家,未免太快了吧 。人家还没准备好嘛,人家可是从一而终的人,再说,大家彼此还不了解,谁知道你会不会对我始乱终弃,诸如此类 。
就这样,刘备和诸葛亮两个大男人,便玩起了心照不宣的调情游戏,三顾茅庐,一追一躲,再追再躲,两人皆是心有默契,乐在其中 。君不见,刘备前两次登门拜访,皆是空手而去,未带任何聘礼,他就知道,诸葛亮没这么容易让他见到 。到了第三次,刘备感觉火候已到,这才带上了金帛礼物,用以下聘 。而诸葛亮呢,也是风月中人,善解人意,将一副欲语还休、欲拒还迎的姿态做到十足 。然而,这种调情游戏,张飞是不能明白的 。他可替刘备着急啦,先是要拿一条麻绳把诸葛亮缚将过来,好让刘备霸王硬上弓 。后来又要去屋后放一把火,看诸葛亮他还高卧装睡!
波斯王国在短短的历史时期内,从部落联盟一跃而成为世界上领土空前辽阔的奴隶制大帝国,其兴盛的原因是与大流士一世的改革密不可分的 。大流士的改革,在客观上促进了各地经济的联系和贸易的发展,道路的开通,货币的统一,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改革后建立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和行省制使全帝国范围内能维持比较稳定的统治,这也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 。与亚述帝国的军事掠夺政策相比,大流士改革具有积极的一面 。
总的来看,在古代帝国的统治者中,大流士一世称得起是一位杰出的代表 。在军事方面,他的成功与失败参半 。他的成就主要是在政治方面 。他有非凡的组织才能,精密地规划了中央集权的机构;他有政治远见,遵循居鲁士对被征服国土的政策,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维系人心的作用;他有宏伟远大的计划,修筑驿道,探索航道,开通运河,统一币制,为整个帝国的发展与强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波斯帝国的昌盛正是由于他的种种改革措施才得以巩固于一时的 。
推荐阅读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葡萄牙也是倭寇?明朝和葡萄牙有什么恩怨史?
- 唐僧前身是如来徒弟金蝉子?和尚不承认?
- 高丽王国是安徽人建立的 朝鲜是东北人建立的?
- 李白真死于自己的水中捞月吗?他是怎么死的
- 杨大眼是怎么死的 杨大眼是被他儿子所杀?
- 和氏璧是哪国的 和氏璧的由来
- 金庸笔下表哥都是高富帅负心汉 是影射徐志摩?
- 爱国诗人屈原之死疑云 自杀说未必是事件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