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的「一九效应」缓解了吗?壹娱年度回答


脱口秀的「一九效应」缓解了吗?壹娱年度回答

文章插图

“在全家便利店看到脱口秀门神何广智和徐志胜的对联,真的当门神了。”
在一月初,一位小红书用户发布了类似的笔记,随后,评价这副对联的、问购买渠道的、推荐二位其它周边的……显得异常热闹,凭借《脱口秀大会4》而拥有声量的“喜剧门神”,热度持续在线。
讨论声和关注度,再加上频频被调侃的联名和周边,某种程度来看,脱口秀行业和脱口秀演员在2021年热度逐渐升高、商业价值不断提升。
仅从几季《脱口秀大会》来看,前两季完成了脱口秀的普及和持续吸引、稳固圈层用户,第三季李雪琴、杨笠以及一些女性话题等内容引发广泛关注,甚至形成社会讨论热点,助力节目出圈,而2021年结束的第四季,则帮助笑果文化以及背后的脱口秀行业将更多的脱口秀演员推至台前。

脱口秀的「一九效应」缓解了吗?壹娱年度回答

文章插图

何广智和徐志胜
据云合数据显示,从节目上线截止到当年12月31日,《脱口秀大会3》的正片有效播放量为3.62亿,《脱口秀大会4》则为3.84亿。
节目的火热和脱口秀演员的备受关注,让“脱口秀+”迅速成为市场化、营销化的热门内容和形式,品牌营销、跨年晚会、定制综艺、音频节目……“脱口秀+”不断蔓延开来。
脱口秀的「一九效应」缓解了吗?壹娱年度回答】另外,脱口秀演员也成为不少综艺节目的座上宾,恋综、观察类综艺、喜剧节目、益智解谜互动真人秀等等,甚至连头部的户外真人秀,都能看到他们唱主角的身影。
但无可厚非的是,活跃在镁光灯下的依旧是笑果“签约”演员,他们或是如程璐、庞博、杨笠等人本身签约笑果文化,和李诞称兄道弟,或是如周奇墨、徐志胜一样,从别的厂牌走上《脱口秀大会》,但走出来的时候,无论是经纪还是商务,都大概率高比例被笑果给带走了。

脱口秀的「一九效应」缓解了吗?壹娱年度回答

文章插图

周奇墨夺得《脱口秀大会4》冠军
笑果文化依旧是最大赢家,一直是“老二”状态的单立人也只能无可奈何选择依附笑果,送周奇墨他们上青云。
诚如人物在《周奇墨,死里逃生》一文中写道,“石老板(单立人喜剧CEO)说,他一直认为单立人和笑果在两条不同的道路上走,没有谁打败了谁,也没有谁赢了,但在那一刻,他知道周奇墨要离开了,第一次,他觉得被笑果’打败’了。”
虽然石老板也表示自己矫情了,但对于笑果文化目前的“制霸”,他们也只好无可奈何。
单立人无奈背后,其实也代表着整个脱口秀行业内心存在的长久困惑:“一九效应”能得到缓解吗?
笑果文化的“制霸”之路
1月13日,笑果宣布要开一个“不说脱口秀的大会”,即兴喜剧、默剧、漫才、独幕剧等多种表演都涵盖其中,目前已官宣开心麻花、壹心娱乐、泰洋川禾、嘉行传媒等公司的加入。
笑果文化开始拓展脱口秀之外的内容边界。
但脱口秀方面,尤其是线上脱口秀,笑果文化仍旧“笑霸”任何一方,尤其是非喜剧、非脱口秀圈层用户,对于“脱口秀”三个字的第一反应。
这与笑果文化既是喜剧厂牌也是内容公司有关。
2014年成立的笑果文化在2017年接连上线了《吐槽大会》和《脱口秀大会》。前者以“明星+脱口秀演员”的阵容,以吐槽和自嘲为形式,契合了当时的流行而引起关注;后者则完成了脱口秀的普及,将一批脱口秀演员推至台前,开始培养受众习惯。

脱口秀的「一九效应」缓解了吗?壹娱年度回答

文章插图

《吐槽大会》第一季嘉宾薛之谦
线上综艺显然要比线下演出容易获得更多用户关注,再加上几档节目中演员们对于“笑果”的提及,节目受到注意和讨论度之后,大众和市场开始对于背后操盘手产生关注,再加上李诞个人效应的加持,脱口秀和笑果的走红,相辅相成。
与线上节目如火如荼的,还有笑果文化在脱口秀演员的储备。
借由前几期的《吐槽大会》和《脱口秀大会》,不少笑果文化的脱口秀演员已进入观众视线,并拥有了各自的拥趸,其中不少至今仍保持着竞争力,而随着越来越多厂牌的演员参与节目,笑果文化与节目在为这些俱乐部带去关注度之余,也在吸收着来自他们的能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