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的「一九效应」缓解了吗?壹娱年度回答( 二 )


其一在于演员们创造的话题或热度会作用于节目本身,增加节目的关注度、话题度,这对于背后的制作公司来说,不可谓不是好事。
同时,参加过节目的也都可能最终成为笑果演员,比如济南泥乐脱口秀俱乐部的老板孟川等等,从而加速丰富笑果的储备。
另外,后续不论是商演还是线下演出,即使包含节目中高人气的其它俱乐部演员,能够为他们自身和背后的厂牌带来持续的热度,但笑果文化不会是为他人做嫁衣,它也是其中受益方。比如《脱口秀大会3》之后,周奇墨的个人专场《不理解万岁》,背后的主办方就是笑果文化,更不谈一大批走上《脱口秀大会》的演员在结束之后的综艺通告、商务活动等等经纪类业务,笑果文化也是积极分羹者。

脱口秀的「一九效应」缓解了吗?壹娱年度回答

文章插图

周奇墨个人专场《不理解万岁》
伴随着演员和编剧不断积累,以及线上内容持续输出、线下表演持续发力,再加上艺人经纪、营销推广等业务,让成立较早的笑果文化在国内线上脱口秀中占据头把交椅。
原本两档节目只是笑果自己的狂欢,但直到《脱口秀大会3》,更多厂牌登陆,出现“朝圣笑果”的调侃,从那个时候开始,各方开始纷纷讨论脱口秀行业的“一九效应”。
同样是那季节目,周奇墨顶着“脱口秀天花板”的名号登上线上综艺舞台,经历淘汰复活的“循环”,周奇墨也将自己和背后的单立人推至更多观众面前。
单立人的行业老二也从那时开始被市场进一步关注。
与笑果文化相比,单立人原本默默走着不太相同的路。
除了线下演出、举办原创喜剧大赛等,单立人也在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比如制作播客节目、担任《听姐说》《夸就对了》等节目的“幕后军师”,可惜这些内容生产并没有掀起过多浪花。
脱口秀最为红火的2021年,在第四季《脱口秀大会》上,单立人给笑果输送了“大王”周奇墨、炙手可热的话题人物徐志胜等等,而单立人自己则没有过多享受到这场红利,其后最大的关注势能在于,单立人成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首席内容战略合作伙伴,石老板担任首席内容指导,如六兽等单立人知名编剧都参与到节目创作之中。

脱口秀的「一九效应」缓解了吗?壹娱年度回答

文章插图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中徐峥下场邀约编剧六兽
从某种程度,单立人正在成为喜剧内容“背后的力量”。
而之于更多地方喜剧俱乐部,或许受到地域规模、人才储备等原因影响,向笑果文化“输送演员”更成了他们品牌的最大曝光渠道。它们其中的大部分仍是喜剧俱乐部,而非综艺内容公司,但庆幸的是,伴随着脱口秀在国内的发展和受关注度,不断有新的俱乐部出现,线下演出的观众也在逐渐增多,不少厂牌与演员个人也在持续向上。
无可厚非,虽然如周奇墨、徐志胜等人仍旧在微博简介仍旧挂着原厂牌签约喜剧演员,但目前四处奔波的他们更像是笑果文化的打工人,他们在替自己享受这场脱口秀的红利倾泻,同时也是在替笑果文化。
即使今年的《脱口秀大会4》让越来越多脱口秀俱乐部演员和厂牌拥有姓名和更多圈层之外的关注,但对于整个脱口秀行业而言,占据着线上脱口秀“高地”、线下演出领先优势和娱乐圈一手资源的笑果文化,仍旧遥遥领先,占据绝大比例红利,“一九效应”没有改变。

脱口秀的「一九效应」缓解了吗?壹娱年度回答

文章插图

终于不是只“用”李雪琴
幸运的是,或许俱乐部的向上并不容易被受众看到,但演员的火热表现得更加直观。
《今晚80后脱口秀》让“蛋蛋”和建国被大众熟知,而如今,李诞已经成为不少语言类、喜剧节目的嘉宾,定制晚会的主持、控场人,而大多时候,他是观看、评判别人表演的角色。
《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又让庞博、呼兰、思文等演员成为“大势”的脱口秀演员,《脱口秀大会3》更是推出了破圈的李雪琴和杨笠,她们在之后出现在不少综艺中,商业价值也实现飞速增长。
在《脱口秀大会3》之后,李雪琴出现在了《欢乐喜剧人7》《吐槽大会5》《跨界喜剧王5》《听姐说》《五十公里桃花坞》《心动的信号4》《明日创作计划》《毛雪汪》等多档节目中,其商业价值也受到市场肯定,俨然是《脱口秀大会》与《吐槽大会》办至当年,最出圈的脱口秀演员之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