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月背工作满三年!嫦娥四号如何做到超期服役?来看它的“述职报告”→
15日 , 嫦娥四号探测器已经进入月夜休眠 , 各系统状态良好 。 2019年1月3日 , 嫦娥四号探测器降落在月球背面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 , 开启了探月之旅 。 到今天 , 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背工作时间已超过了3年 , 其中 , 玉兔二号月球车也已经在月背行驶了上千米 , 可以说是超期服役 。 那么 , 未来还会有哪些任务要承担呢?
嫦娥四号探测器于2019年1月3日成功软着陆在月球背面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 , 开展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月背探测 。 它携带了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等6台有效科学载荷 , 对月背地形地貌、月壤成分等进行了详细探测 , 目前已获取超过3800G科学数据 。
文章图片
嫦娥四号任务地面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 温卫斌:按照我们任务周期是工作了38个月昼 , 我们目前通过各种的数据和探测数据来分析 , 它的状态是非常好的 。 着陆器上搭载目前长期工作的有两台载荷 , 是我们整个嫦娥四号探测器里面所有载荷工作时间应该是最长的 , 它的数据也是获取的是最多的 。
目前 , 玉兔二号月球车已经行驶超过1000米 ,每个月昼平均行进40米左右 , 它也是目前在月球背面工作时间最长的航天器 。 未来 , 玉兔二号将继续朝着陆点西北方向行进 。
文章图片
嫦娥四号任务地面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 任鑫:现在大方向就是西北方向的没有溅射物覆盖的一个玄武岩区域 , 离咱们目前大约还有一公里 , 可能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到达 。
多项设计延寿命
实现超期服役
在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之前 , 设计师给予玉兔二号的设计寿命为3个月 , 然而自从2019年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以来 , 这只兔子已经工作了3年之久 , 远超出设计寿命 。 这么长时间 , 它能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 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国航天器上使用的元器件产品都是优中选优 , 并且要将产品的性能设定为最高标准 。
文章图片
嫦娥四号任务地面应用系统主任设计师 付强:在设计之初 , 对各个部件的选用都有很高的可靠性的一个要求 , 有一个较高的寿命和可靠性的一个保证 。
由于月球表面的温度在160摄氏度和零下180摄氏度之间 , 昼夜温差达到300多度 。 为此 , 工作人员对航天器设计了午休和月夜休眠两种休息模式 , 让嫦娥四号探测器更好适应月球的温度 。
文章图片
嫦娥四号任务地面应用系统主任设计师 付强:经过了38个月昼的考验 , 我们的这一套工作程序流程的设计都是很合理的 。
文章图片
此外 , 由于月球没有保护层 , 很多空间粒子会对月表的航天器产生影响 。 为了保证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月球车的工作不受影响 , 在设计之初 , 它就增强了抗辐照性能 。 得益于这些保护 , 不仅可以延长航天器的使用寿命 , 同时对于采集数据的精准度也提供了保障 。
月球“神秘小屋”
究竟为何物?
前一段时间 , 月球上发现“神秘小屋” , 一度成为网络热点 。 那这个“神秘小屋”究竟是什么呢?
这就是月球“神秘小屋”的图片 , 它是由玉兔二号月球车在第36月昼拍摄到的 。 图片中可以看到 , 在月表地平线的位置 , 有一个类似房子形状的物体 。
文章图片
嫦娥四号任务地面应用系统主任设计师 高兴烨:之所以在之前看起来像一个小房子 , 是因为拍摄的距离和角度造成的 , 石块是位于一个坡的顶部 , 咱们的嫦娥四号月球车是在坡的底部 , 所以说它是从下边往上看 , 正好咱们看到石块是在地平线上 , 当时角度来看(像)是一个矩形的 , 看起来像一个小房子 。
其实 , “神秘小屋”的产生跟我们平时眼睛看东西 , 近大远小的原理类似 。 在受到光线、背景等多个因素的影响下 , 就会产生视觉上的错觉 。 在第38个月昼 , 玉兔二号月球车行进到了距离“小房子”10米左右的位置 , 拍到了小屋的真实面貌 。
文章图片
嫦娥四号任务地面应用系统主任设计师 高兴烨:38月昼我们走近了看 , 这个不是一个小房子 , 实际上是一个石块 。 我们发现石块的宽度大概是20公分 , 高度大概是10公分 , 背后有一个比较大的撞击坑 , 这个撞击坑的直径大概是22米 。
文章图片
其实 , “神秘小屋”图像来自玉兔二号月球车日常环拍图像中的一部分 。 为了保证玉兔二号的安全和探测任务的顺利进行 , 每个月昼期间 , 它都会进行两次360度环拍 , 给规划好行进路线 。
拍摄图像超千幅
记录沿途地貌
玉兔二号月球车作为月球背面唯一的人类航天器 , 在月背行驶的3年时间里 , 它拍摄了超过1000幅图像 , 详细记录了一路走来的地形地貌 , 为进一步研究月球提供了价值丰富的数据资料 。
由于月球没有保护层 , 受到流星的撞击 , 从而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撞击坑 。 玉兔二号月球车在一路的行走过程中 , 也拍摄到了多个不同时期形成的撞击坑地貌 , 这也为我们更进一步认识月球提供了更多线索 。
文章图片
嫦娥四号任务地面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 任鑫:从玉兔二号拍摄的高分辨照片上看到很多典型地貌 , 比如说一些新的撞击坑 , (直径)可以到几十米甚至几十厘米这样的量级 。 另外还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石块 。
距离我们年代较短的撞击坑 , 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周围有很多石块 。 为了进一步了解较新的撞击坑 , 玉兔二号月球车会花费很长时间对它进一步进行探测 。
文章图片
嫦娥四号任务地面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 任鑫:这个坑是在第8个月昼就发现它了 , 之后将近三个月来围绕它进行了一个非常详尽的探测 。 它这个细节拍得更清楚了 , 中间的暗色物质就比刚才的图要清晰很多 。 其中这块石头当时选择探测对象 , 利用光谱仪对它进行了拍摄 , 也对它的物质成分进行了详细分析 。
文章图片
现在玉兔二号已经完成了第38月昼的工作 , 正处在月夜休眠模式 。 后续玉兔二号月球车还将继续向着陆点的西北方向行进 , 获取更多有效的探测数据 。
什么是月昼与月夜?
今天(15日)开始 , 嫦娥四号探测器结束第38月昼工作 , 开始进入月夜休眠 。 什么是月昼与月夜呢?
【小屋|月背工作满三年!嫦娥四号如何做到超期服役?来看它的“述职报告”→】其实月球和地球相似 , 自身在不停旋转 , 这就形成了月球上的白天和夜晚 , 称作月昼与月夜 。 只不过和地球相比 , 月球的自转时间要慢得多 。 月球上的一天 , 相当于地球上的二十八天 。 也就是说 , 一个月昼大约等于地球上的十四天 , 而一个月夜同样等于地球上的十四天 。 从今天开始 , 未来的十四天时间 , 嫦娥四号探测器都会处于月夜休眠状态 。 此后 , 再开始它第39月昼的辛勤工作 。
推荐阅读
- 协同工作|英特尔神秘专利曝光:透露GPU的未来设计方向
- 客流|聚餐滑冰看电影!北京商场春节客流比工作日上涨近3成
- 设计|冬奥项目还有航天人助力!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吹”……
- 服务器|冬奥开幕式现场美如画!揭秘超强幕后播控工作!
- 硬件|System76升级Kudu移动工作站 八核Ryzen 9 5900HX驱动
- cn|小米 8 手机刷 Win11/10 项目最新进展:触屏已经工作!
- 硬件|波士顿动力的Stretch机器人在DHL仓库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 最新消息|教育部等三部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专项整治工作
- 龙华区|一图读懂|海口市龙华区商务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 历史|春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了,你的工作都完成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