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反感韩信原因 韩贪得无厌 一门心思上爬( 二 )


对待韩信这个从项羽阵营中“跳槽”过来的人,刘邦开始并不看重 。韩信托夏侯婴和萧何推荐自己,刘邦很反感,认为韩信贪得无厌,一门心思想往上爬 。直到萧何半夜跑出军营,追回逃走的韩信,刘邦才决定和韩信见面 。见面后,刘邦心里很清楚,他要夺取天下,用得着韩信 。但是,正如韩信自己所说,“狡兔死,走狗烹”,项羽覆灭之后,韩信也迅速走向了灭亡 。
对第三种人,刘邦的态度更鲜明 。丁公其人,原本是项羽的部将,之所以说他是刘邦的“一时之才”,是因为当年刘邦坐板车落荒而逃时,他带兵追上刘邦后,又徇私放了刘邦 。项羽覆灭后,丁公想,自己救过刘邦一命,就前去投奔 。刘邦听说当年的救命恩人来了,立刻下令把丁公带到军营,巡回示众,然后,宣布他的罪状:“丁公当项羽的部下却不忠于项羽,使项羽丧失天下的就是他 。”然后杀掉了丁公 。刘邦说:“使后世做人家部下的,再不要效法丁公 。”
起兵造反与当皇帝坐江山不同,身为皇帝,他要控制一个国家,最想提倡的是忠诚,反对的是背叛 。他用丁公的死,向天下表明这样的态度:“只要你是叛徒,连新领袖都不能容你 。”刘邦在危急之时利用了丁公的怜悯之心,胜利之后,又利用丁公的死,为“忠诚”造势,可谓“人尽其用” 。
而那个侯公,则更有意思 。刘邦第一次打项羽,失败后仓皇逃窜,妻子吕雉和父亲刘太公被项羽抓走 。在楚汉战争的相持阶段,刘邦派陆贾去要人,被项羽拒绝 。刘邦再次派人去要,这次去的人姓侯,史书只称之为侯公 。史书没有记载侯公对项羽说了些什么,结果是项羽同意放人 。侯公因此很得意,认为自己立下了大功,肯定会得到刘邦的重用 。刘邦听说家人回来了,第一反应是一喜,接着又是一惊 。刘邦觉得,这个侯公太厉害了 。侯公万万没想到,刘邦给他的奖赏是,一大笔钱,外加一句话,“离开这里,永远不要再回来 。”刘邦的想法是,这个人巧舌如簧,把项羽都“忽悠”了,把这种人留在身边,说不定哪天自己也会让他“忽悠”了 。
对一个领导者来说,有两件事情很重要,第一是战略,第二是人才 。就刘邦而言,他的战略很简单——统一战线,远交近攻;在用人方面,刘邦根据每个人资质的不同,做到“人尽其用”,有的人用其忠诚,有的人用其才能,有的人用其一时的小聪明,有的人,甚至用其性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