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究竟要面对哪些困难?

红军过的草地主要是现在的川西北若尔盖地区 。它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 , 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 , 平均海拔3400米以上 。1935年8月 , 中共中央和红四方面军指挥部率领的右路军进入草地 。行军队列分左右两路 , 平行前进 。左翼为林彪的红一军团 , 先行;继后是中央领导机关、红军大学等;右翼为徐向前、陈昌浩率领的红三十军和红四军 。彭德怀率红三军团殿后 , 走左翼行军路线 。进入草地前 , 红军想尽一切办法筹粮 。将青稞脱壳搓成麦粒 , 再碾成面粉炒熟 , 便成了干粮炒面;宰杀马匹、牦牛 , 做成肉干以备食用;在藏民带领下寻认野菜 , 供过草地之需;还要准备烧酒、辣椒或辣椒汁御寒 。虽然尽了最大努力 , 红军筹到的粮食还是不够全军之用 。每人最多携带8~10斤粮食 , 一般的带5~6斤 。粮食不足 , 使红军在过草地时付出了太多的生命代价 。
革命理想高于天 。为了出敌不意 , 为了争取主动 , 为了北上战略 , 红军长征过草地 , 成就了“中外军事史上的一大奇迹” 。红军过草地之艰难 , 是后人难以想象的 。
出行难
首先是行难 。茫茫草地 , 一望无涯 , 遍地是水草沼泽泥潭 , 根本没有路 。人和马必须踏着草甸走 , 从一个草甸跨到另一个草甸跳跃前进 。
过草地有三怕:一怕没踩着草甸陷进泥沼 , 泥沼一般很深 , 如果拼命往上挣扎 , 会越陷越深 , 来不及抢救就会被污泥吞噬;泥水不仅不能饮用 , 而且破了皮的腿脚泡过 , 还会红肿甚至溃烂;二怕下雨;三怕过河 。
黄克诚在他的回忆录中说:有一次 , 部队正在趟水过河 , 突降暴雨 , 河水猛涨 , 激流滚滚 , 尚在河中的人不少被大水冲走吞没 。就这样 , 数不清的红军战士陈尸草地 。
其次是食难 。准备的青稞麦炒面 , 需要用水煮着吃 , 没有水 , 干吃很难受 , 且口渴难熬 。一下雨 , 青稞麦被淋湿了 , 就成了疙瘩 , 再用开水和就成了稀面糊糊 , 不经饿 。还有不少同志在进草地之前来不及磨面 , 带的就是青稞麦 。这样的青稞麦只能一颗颗咬着吃 , 带的少 , 就一颗颗数着麦粒吃 , 尽量节省多吃一两天 。咬青稞麦既吃不饱 , 还难于消化 。还有那么长的路程怎么办?就靠吃野菜、草根、树皮充饥 。有的野菜、野草有毒 , 吃了轻则呕吐泻肚 , 重则中毒死亡 。没有能吃的野菜 , 就将身上的皮带、皮鞋 , 甚至皮毛坎肩脱下来 , 还有马鞍子 , 煮着吃 。有的战士饿得实在没吃的 , 就找别人屙的屎里没有消化的青稞麦 , 或者自己屙出来的 , 一粒一粒挑出来 , 洗了再用茶缸煮着吃 。吃是这样 , 喝也是这样 。有的战士 , 人尿、马尿都喝过 。
实在是没粮食了 , 一望无际的草地 , 没有人烟 , 战士们吃起了所有能吃的东西 。
野菜 , 草 , 还有身上的皮带 , 甚至是草鞋上的皮襻襻 , 锣鼓的鼓皮 。老红军们的回忆中 , 用这几种办法把难咽的皮带嚼进肚:
第一种 , 煮着吃 。老红军郭才高记得 , 先用刀将皮带切成一条一条 , 然后要煮到最表面一层软了 , 小心刮去 , 里面就是可以吃的牛皮 。
第二种 , 烤着吃 。老红军李文模说 , 烤到有些变色、变软 , 就能吃了 , 可不能烤久 , 不然烤焦就浪费了 。烤了之后撕咬成一小块嚼;嚼几下 , 喝口水;嚼一天才舍得囫囵咽下 , 一根皮带吃了一个月 。
第三种 , 先煮再烤 。老红军蒲国恩有条战友送的皮带 , 最困难时解了下来 , 放在开水里泡软了 , 再埋在火堆里烤 , 借着里面没熄掉的火烧熟 。
第四种 , 先烤再煮 。先用火烤热 , 烤完把黑灰刮掉再放到锅里煮 , 等煮软了切成丝 , 和野菜粥搅在一起 。其实 , 大锅里才飘着几根皮带丝 , 看得见 , 捞不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