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究竟要面对哪些困难?( 二 )


除了皮带、草鞋 , 还有野菜 。冬苋菜、马齿菜、苦菜、灰灰菜、大黄叶、野芹菜……吃到嘴里都是菜 。
野菜吃完了 , 吃草根 。当发现草根可以充饥后 , 战士们第一时间传口信给后面的部队——是甜的!
也曾有过苦作甜 。那次战士偶然在一处洼地里找到一副牛骨架 , 上面居然还黏着几片肉 , 老红军田仁乾几人大喜过望 , 将它搬回营地集体分配:那几片肉给妇女娃娃们 , 那骨架大部分给了兄弟部队 , 只留下一小部分归他们几人 , 作为存粮慢慢吃 。
最绝的是贺龙 。当时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萧克的夫人要分娩了 , 贺龙不声不响用麻绳和针做了一个鱼钩 , 就这么往水草里一扔 , 居然还真钓上了鱼 。他的堂弟贺文玳回忆:“也许是被红军精神感动了吧 , 鱼也来贡献 。贺龙吩咐炊事员熬了鱼汤送去 。后来 , 萧克夫人顺利产下一男娃 , 因在红军土制的一碉堡所生 , 贺龙就给娃子取名为碉堡……”
疟疾复发 , 红军战士戴天福临终前委托卫生员带给毛泽东一个纸包 , 里面是发给重病号的一小块马肉 。卫生员流着泪说:“戴天福同志临死的时候 , 让我把这块马肉一定要交给毛主席!他说 , 他没有什么牵挂的 , 只盼望革命成功 。请您多多保重身体 。还让我转告警卫班的其他同志好好照顾您!”周围一个个七尺男儿 , 失声痛哭……
许多同志在战场上没有倒下去 , 却在草地里默默地死去 。死亡越来越多 , 后边的人无须向导 , 顺着尸体 , 就可以准确地找到行军路线 。
再次是御寒难 。草地天气 , 一日三变 , 温差极大 。早上 , 太阳出得晚 , 很冷;中午晴空万里 , 烈日炎炎;下午往往突然黑云密布 , 雷电交加 , 暴雨冰雹铺天盖地而来;夜间气温降至零摄氏度左右 , 冻得人们瑟瑟发抖 。太冷了 , 有的战士就喝点酒或咬点辣椒驱寒 。但酒和辣椒都带的少 , 不够用 , 几天以后也没有了 。
还有宿营难 。草地净是泥泞潭水 , 一般很难夜宿 。行军到了傍晚 , 往往要找一个土丘、河边、高地等比较干一点的地方宿营 。实在找不到 , 就只好在草地里露宿 。或者就地而卧 , 或者坐着打盹 , 或者背靠背睡一会 。女同志往往两人依偎在一起 , 这样还暖和一点 。若有块油布用树枝架起遮挡风雨 , 就算是很好的条件了 。有时晚上风雨交加 , 用树枝架起的油布 , 既遮不住风雨 , 也挡不住寒冷 , 战士就会在风雨淋浇之下熬过一夜 。
在草地里露宿还担心睡着后 , 跌倒或滚到深水泥沼里去 , 这样就没命了 。因此 , 有时几个人轮流值班 , 以免发生不幸 。但是 , 夜晚太冷了 , 第二天一早起来 , 往往会看到草地上长眠着一些战士 , 甚至是跟自己背靠着背休息的战友 。
打响抗美援朝第一枪的志愿军40军118师师长邓岳 , 当时是个红小鬼 , 病得迷迷糊糊 , 是靠拽着干部团团长陈赓的马尾巴才走出草地的 。晚上露宿时 , 掉队的同志三五人一伙背靠着背休息 。第二天 , 收容队同志去叫他们时 , 一推一摸 , 他们的身体完全冰冷僵硬 , 他们就以这样的睡姿离开了这个世界 。特别是快走出草地的最后两天 , 像这样静静地长眠在草地的是成片成堆 , 多达几十人 。
在这样极端恶劣的环境下 , 红军官兵怀着共同的革命理想 , 保持着严明的优良纪律和乐观的革命精神 , 发扬了令人感动的阶级友爱 , 没有垮掉 , 没有散掉 , 同甘共苦 , 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战胜了自然界的困难 , 终于在死神的威胁下夺路而出 。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党史研究室曾提供了一个资料:红军三大主力在两年数次过雪山草地期间 , 非战斗减员在万人以上 。张闻天的夫人刘英在回忆录中说:红军过草地的牺牲最大 , 这7个昼夜是长征中最艰难的日子 。走出草地后 , 我觉得是从死亡世界回到了人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