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西沙:捕捉越军蛙人 海战 登岛擒敌

1974年1月19日至20日 , 中国海军南海舰队之一部 , 协同陆军、航空兵和渔民 , 对入侵中国西沙永乐群岛海域的南越海军进行了自卫反击 。这是一场维护中国领土和领海主权的正义斗争 , 也是人民海军舰艇第一次同异国海军作战 。
(1)珊瑚礁盘上的可耻足迹
中国南海诸岛共有岛、礁、沙滩200多个 , 分为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岛群 。西沙群岛位于海南岛东南约33O公里 , 由宣德、永乐两个岛群组成 。这四个群岛星罗棋布 , 东邻菲律宾 , 西接越南 , 南临马来西亚 , 北靠中国大陆 , 是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海上交通的必经之地 , 也是通向非洲、欧洲和大洋洲的航行要道 。这些岛屿自然资源丰富 , 蕴藏着石油和其他矿物 , 又是一个优良的渔场 , 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
在两千多年前的秦代 , 我国造船技术已经达到一定水平 , 到了宋朝 , 又牦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 使船舶能横渡大洋 。到了明代 , 我国已比较重视对外关系的发展 。从1405年(永乐三年)到1433年(宣德八年) , 郑和等数万人 , 曾七下西洋 。那时船舶的航线常常通过南沙和西沙 , 对这两个群岛不但竖旗立石 , 而且—一命名 。现在西沙群岛的“宣德”和“永乐” , 就是明代时命名的 。
郑和遍历西沙群岛的时候 , 比哥伦布发现美洲还早几十年;至于伽马发现好望角 , 麦哲伦绕地球航行 , 更是在这以后的事了 。所以 , 西沙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我国劳动人民曾世世代在这里捕捞 , 创业 , 留下了许多文物古迹 。如古钱 , 就有西汉的“货泉” , 东汉的“五株” , 宋代的“圣宋元宝”和“永乐通宝”等等 。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 西沙曾一度被日、法帝国主义侵占 , 战后均为当时的中国政府所接收 。南越当局一向企图占西沙群岛为已有 , 趁我国国内动乱之际 , 连续派遣军舰侵入西沙永乐群岛海域 。
1974年1月15日 , 我南海荷叶岛捕捞队长方珊 , 率领四对渔船在西沙甘泉岛附近海面生产 , 南越两艘军舰派兵强行侵占了甘泉岛 , 公然取下中国国旗 , 并驱赶中国渔民离开 。方栅和十几个渔民上岛 , 拔掉敌人插的国旗 , 并向敌人展开说理斗争 。她责问一个中尉:“我们世世代代在西沙抓鱼 , 在甘泉岛上加工鱼货 , 岛子姓中不姓越 , 你们跑来干什么 , 快快滚开!”渔民义正词严 , 敌人理屈词尽 。当兵的都低下头不吱声 , 只有那个中尉很凶 , 用枪逼着渔民们下岛 。方栅被迫带领船队转移到琛航岛附近生产 , 但仍留下5个渔民监视敌人的活动 , 同时还抽了部分人员登上琛航岛 , 以防御敌人前来侵占 。
1月17日 , 南越的4号指挥舰 , 又开到了琛航岛附近 。15个蛙人(戴潜水器水兵)从甲板上跃入海中 , 舞动起鸭掌般的脚蹼 。偷偷向岛子游来 。
当他们踏上中国的领土后 , 把头盔揭开背在身后 , 拔出手枪和匕首 , 蹑手蹑脚地朝岛内蠕动 。他们眼睛睁圆 , 向四处观察动静 , 耳朵伸长 , 捕捉每一个细微的声音 。
敌人估计岛上加强了力量 , 他们不再像侵占西部三岛那样 , 明目张胆地登陆 , 而是改变方式 , 乘夜间占岛 。但今夜月光明亮 , 他们只能借着树荫的遮蔽 , 弯腰曲腿 , 匍匐而行 。
珊瑚礁盘上 , 留下了入侵者可耻的足迹和罪证 。
蛙人们尽管小心翼翼 , 脚步极轻 , 但由于地形不熟 , 精神紧张 , 加之顺着身子迈步 , 还是禁不住发出哼啼哼麻的气喘声 。
其实 , 他们的行动早已暴露 , 等磨赠到珊瑚坎上时 , 头顶上猛然响起一个沉雷:
“站住!不准动!”
这声吆喝使蛙人们吓了一跳 , 立即全部卧倒 , 他们来前就猜测会被发现 , 却没料到暴露得这样早 , 所以有些惊惶 。其中有个头目 , 抬头朝前观望一下 , 给蛙人们打气:“不要怕 , 就几个民兵 。给我起来向前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