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小伙用一把斧子救下85个人,事后因此苦恼了27年,为何?



1978年,小伙用一把斧子救下85个人,事后因此苦恼了27年,为何?


文章图片



1978年,小伙用一把斧子救下85个人,事后因此苦恼了27年,为何?


文章图片



1978年,小伙用一把斧子救下85个人,事后因此苦恼了27年,为何?


引言
将灾难突然降临时 , 大多数人都会惊慌失措 , 可是 , 也有一些人临危不惧 , 他们在危难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 能够及时脱离险境 , 甚至还可以在危难时刻救他人的性命 。 这些见义勇为的人们 , 在危急关头扮演着“英雄”的角色 , 令人称赞不已 。 然而 , 并非所有人都懂得“知恩图报”的道理 , 也并非所有人的付出都会得到礼遇和回报 。

01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 有一名东北的小伙子 , 他在危急关头不顾自己的安危 , 救下了80多条人命 , 并且 , 当其他人问及小伙想要如何的回报时 , 小伙不贪图名利 , 只想得到一封感谢信 , 以证明自己的确做过此等救人性命的事情 。
但是 , 在救下这些人后 , 这名小伙却也陷入了麻烦 , 这些痛苦折磨了他27年之久……
宋凤河来自东北 , 1978年的春节 , 他踏上了回家的路 , 由于是春运时期 , 宋凤河所乘坐的大巴车挤满了人 , 摩肩接踵 , 相当拥挤 。 车子颠簸地走了一路 , 却也发生了意外 。
原本喧闹的大巴车里 , 突然窜出来一团火苗 , 这着实将乘客们都吓了一跳 。 火苗在短时间内便引燃了座椅等 , 大巴司机见状 , 二话不说便刹车 , 从车窗一跃而出 , 而后不知去向 , 留下了一车惊慌失措的乘客 。
东北的冬天十分寒冷 , 室外的温度达到了零下三十多度 , 大巴车窗的玻璃被冻结得严严实实 , 此时 , 尽管车内的乘客拼命敲打车窗 , 都无济于事 。

见状 , 宋凤河从包里拿出来一把斧头工具 , 狠狠向车窗砸去 , 车窗被砸碎后 , 他又组织乘客们从车窗逃生 , 由于不熟悉大巴车的驾驶操作 , 众多乘客无法打开车门 , 只得一窝蜂地向破碎的车窗涌进 。
就在大巴车里的乘客几乎全部脱险后 , 一名妇女却焦急万分 , 她的孩子因为被人群挤散并没有脱险 , 此时火险已经十分严峻 , 再进入大巴车里 , 先不说能不能救得人 , 就连自己也可能无法脱险 。
不过 , 宋凤河依然迅速地爬进了滚烫的车厢里 , 在一片黑烟与火海中寻找孩子的下落 。
最终 , 小孩被顺利解救出来 , 同时被解救出来的还有一位老人 , 由于体力不支 , 老人已无法从燃烧的大巴车中脱险 , 宋凤河发现他时 , 他已经陷入了昏迷 。
宋凤河将老人与小孩解救出来后 , 自己也受了伤 , 他的头发与眉毛被烤焦 , 身上还有几处烧伤 , 好在都并不严重 。 值得一提的是 , 就在他们都顺利脱险后没多久 , 大巴车便发生了爆炸 。
如此之大的事件 , 很快便被传开了 , 当地的相关部门领导更是亲自邀请了宋凤河吃饭 , 还问到其想要如何的回报 。

02
不过 , 宋凤河救人与自救 , 本就是在关键时刻作出的本能反应 , 他自认为不需要任何回报 , 只向领导们要了一套新衣服 , 以换掉自己被烧焦的衣服赶回家过年 。
除此之外 , 宋凤河还提出了想要入团的请求 , 由于幼时辍学 , 他因考察期不够等原因未能入团 , 这让他觉得矮人一头 。 宋凤河希望领导们能够写一封感谢信 , 寄到自己家乡的团支部 , 以便让自己也入团 。
当时 , 领导们都答应得十分爽快 , 宋凤河也乐开了花 , 当即起身赶回家 , 盼望着感谢信能够早些到家 。
当他回到家中时 , 父母被他的样子吓了一跳 , 赶忙问起缘由 , 这才得知儿子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 , 都自豪不已 。 在很早的时候 , 宋凤河的父亲与祖父都因为见义勇为的救人事迹被嘉奖过 , 宋凤河的此举 , 无疑是在为祖上争光 。
可是 , 正是这封感谢信 , 让宋凤河之后的日子煎熬不已 , 这是因为 , 在此之后 , 宋凤河对这封感谢信翘首以盼 , 却是音讯全无 。

为此 , 他还曾遭到了村民们的质疑与批评 , 说他此举是想要邀功 , 渐渐地 , 没有人相信他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 , 就连宋凤河的父亲也是含恨而终 , 未能见到感谢信一眼……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 , 宋凤河在之后写了一篇文章 , 意在说明自己救下85人的事情属实 , 他将这篇文章打印出来 , 寄给事发地部门 , 这惊动了相关部门 , 也引来了媒体的关注 。 时隔27年 , 好在依然有人为宋凤河作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