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头衔史上最长 包拯的多达四十五个字

说到单位的名称 , 古代比现代要简单的多 。比如明清两朝负责文化、教育以及祭祀、接待外宾的中央单位 , 只用简单的“礼部”两个字就搞定了 。这说的是古人简单的时候 , 其实他们也有不简单的时候 , 比如接下来我们要说的宋朝各级干部的官衔 , 就会显得异常的啰嗦 。(宋朝官制)
【宋朝的头衔史上最长 包拯的多达四十五个字】比如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宋朝大清官包拯 , 他去世时的官衔是“枢密副使朝散大夫给事中上轻车都尉东海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四百户赐紫金鱼袋赠礼部尚书” , 数一数 , 一起四十五个字 。除此之外 , 还有那位砸破水缸救小朋友的司马光先生 , 他的官衔全称是“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食邑二千六百户食实封一千户赐紫金鱼袋” , 数一数 , 有五十二个字 , 比起我们包大人的官衔名称还要多 。这种现象在北宋前期非常的常见 。
那么有人会说了 , 没事儿搞这么长的名字 , 别人该怎么喊他们啊 , 就不能整短点儿嘛 , 其实这么一长串的官衔当中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 , 我们拿包大人来举例说明 。“枢密副使”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 , 说的是其当时的工作岗位;“朝散大夫”说的是其品级 , 当时公务员共分二十九个等级 , 包大人属于第十三个等级;“给事中”说的是其工资等级 , 当时公务员工资共分二十个等级 , 包大人属于第十二个等级 , 这一级别的干部每月能领四万五千文铜钱;“上轻车都尉”说的是其功劳等级 , 当时公务员共有十二个功劳等级 , 包大人属于第八等;
“东海郡开国侯”说的是其爵位等级 , 当时的爵位共有十二等 , 包大人属于第九等;“食邑一千八百户”说的是其拥有一种名誉上的特权 , 意思是朝廷拨给他一千八百户农民供他使唤(实际上他连一户也不能使唤);“食实封四百户”说的是其所能得到的福利 , 表示他每月可以拿到一笔相当于四百户农民所缴税收的补贴(每户一般都按二十五文计算 , 包拯食实封四百户 , 每月大概能领到一万文补贴)
“赐紫金鱼袋”说的是其服装等级 , 表明他上朝的时候腰侧可以挂一只绣着金鱼的紫色小包 , 这是当时三品以上官员才能享受到的特殊待遇;最后的“赠礼部尚书”是其去世时皇帝追封的 , 表明皇帝很怀念他 , 活着时没让他做到礼部尚书 , 去世以后也得让他做一回 。如此一分析 , 司马光大人的官衔也就不难理解了 。
相信这么长的官衔别说我们现代人 , 就搁当时的人念出来也是相当的难 , 所以当时他们还是采用了简称 。还是拿我们的包大人来举例 , 当时人们喊的是“包枢密”、“包龙图”(因其做过龙图阁直学士)、“包孝肃”(孝肃是其去世后的谥号) 。不过简称还是容易出错 , 最著名的当属《水浒传》中的鲁智深 。
我们都知道他出家前人们都喊其为“鲁提辖” , 其实这个“提辖”只是掌管的意思 , 在宋朝有很多官衔前面都会带有这两个字 , 比如有掌管国库的“提辖左藏库”、“提辖封椿下库” , 也有掌管公共采购的“提辖杂买务” , 这些官衔简称起来都是“提辖” 。而鲁智深出家前只是甘肃渭州的一个低级武官 , 他的官衔全称应该是“提辖渭州兵甲盗贼公事” 。如此一简称 , 竟是丢失了很多宝贵的信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