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也是体育明星 唐人崇随身装顶级豪华( 二 )
捶丸所用球,《丸经》里并没有提到瓷球,而说最好的制造材料是赘木 。所谓赘木就是树身生虫结成绞瘤的部分,这种材质纤维结合紧密,能久击而不坏 。有学者认为,《丸经》所记述的捶丸活动是比较规范、高端的,民间大量普及的捶丸游戏击角球,所用正是成本较低的瓷球,从目前存世的宋代儿童捶丸图中,确实没有看到《丸经》所述的诸多复杂规矩,很可能皇室贵族打木球多一点,普通人或妇女儿童打瓷球多一点 。不过,从考古出土的实物来看,我觉得绞胎瓷球的华贵程度实在并不亚于赘木球 。
规矩很繁杂,常被富人用来赌球
那么,捶丸具体是怎么玩的呢?《丸经》里说,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饫饱之余,心无所得,取择良友三三五五,于园林清胜之处,依法捶击” 。捶丸的场地多设在野外,地形高低不平,不同的地势有不同的叫法,如不平的坡称峻,坡的上面称仰,前面有隔的称阻,后面有碍的称妨 。
其次,要确定第一杆球开打的地方,也就是画定球基 。球基是方形的,“纵不盈尺,横亦不盈尺,择地而处之”,把球放在基上,直至开始打球,不能再移动 。书中记载,球基后面若是有碍,往往容易打坏球杆,球也难以打到球窝附近,所以“后妨不处基”,若地面有瓦砾杂物,也要清除后再画基 。
球场上还要设球窝,也叫“家”,球基和球窝的距离,远的可以相隔50至60步,最远的不得超过100步,近的至少宽于一丈 。古代百步应该不超过50米,以今天高尔夫球场的规模和球手一杆动辄两三百米的击球距离来看,捶丸的场地实在是小了点儿,但你得原谅他们是宋朝人,玩的不是出汗,而是雅 。宋代球场有多少个球窝不得而知,但肯定不止一个,到了明代,《明宣宗行乐图》所绘全场共有10个窝,窝边还插不同颜色的旗子,以表示窝与窝的区别 。
然后,众人以抛球的方式,确定打球的先后次序,“远者先,近者后;左者先,右者后 。所以置先后之序也” 。捶丸比赛,既可分组,也可不分组,几十人参加的叫“大会”,七八人参加的为“中会”,五六人则是“小会”,三四人为“一朋”,最少的是两人,叫“单对” 。比赛过程中,以击球入窝或所用棒数最少为胜,胜则得筹 。筹是竹子制成的,赛前分发给每个人,有大中小三种,输家根据情况把自己的筹付给赢家 。
【皇帝也是体育明星 唐人崇随身装顶级豪华】捶丸比赛中的规矩很多,还有一系列惩罚条款:不许换球,比赛中不能更换球棒,犯者本人及同组皆输;即使你是高手,也不许为他人支招儿,犯者输;错打了他人的球,也算输,被发现顶替他人击球的,则要输两倍,被罚双筹 。赌球在宋元时期是非常流行的,蹴鞠、击鞠、捶丸等常被用来赌博,《丸经》的《制财章》里面有比赛结束以筹为据分割财物的记述,还这样描述捶丸赌徒:“富不出微财,贫不出重货;富出微财则耻,贫出重货则竭 。智者有方财不绝,愚者无方将恐竭 。”
有意思的是,《丸经》中有不少对打球耍赖者作奸犯科的冷嘲热讽,却没有关于假球的说法,从文字中也可以看出,作者宁志老人对赌球似乎并不反对,并且对胜率较高的所谓智者还颇为欣赏,并饶有兴味地分析赌徒的心理,“不绝者,必胜之基(财不绝,则心安,故胜) 。
将竭者,必败之道(财将尽,心不安,愈怯愈输也)” 。也许在当时,虽然赌球,但对赌双方只是捶丸的参与者,可以争胜,但不必作假故意输球,因此没有庄家设局玩假球的 。可叹的是,今日世界,赌球及由此导致的假球已成为体育界的顽疾,虽人人喊打,仍屡禁不绝 。
推荐阅读
- 清朝皇帝过年旧俗 与群臣分食不加任何佐料白片肉
 - 一介汉将 大元皇帝忽必烈竟管他叫“大哥”?
 - 此人一生杀了三个皇帝还被奉为“忠臣”
 - 葡萄牙也是倭寇?明朝和葡萄牙有什么恩怨史?
 - 明朝皇帝服饰具体介绍 明朝皇帝的衣服有几种?
 - 轶事:历史上有个皇帝养了私生子还不敢承认
 - 道光皇帝一脚踢死长子后 故宫石狮竟现异样
 - 刘姥姥与巧姐的联系 巧姐为何也是十二金钗之一
 - 揭秘卫子夫是如何追逐皇帝的爱好和趣味的?
 - 古代皇帝房事 后宫佳丽生理期“带血作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