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澜师长缅北作战 手提轻机枪 与日军激战通宵
亲历者
闫廷春第六十六军士兵
杨鸿恩
第二十集团军后勤总监部运输处第一分处少校主任
1942年3月8日 , 日军攻陷缅甸仰光 。同一天 , 中国远征军第五军的先头部队第二○○师到达仰光以北260公里的同古 , 第一次入缅作战正式拉开帷幕 。
【戴安澜师长缅北作战 手提轻机枪 与日军激战通宵】戴安澜手提机枪激战通宵
1942年3月18日上午 , 同古 。第二○○师师长戴安澜在前线指挥所里 , 查看刚缴获的日军文件 。几小时前 , 前哨部队伏击了一支日军侦察队 。戴安澜从日军文件中分析 , 日军第五十五师团主力正在向同古开进 。
同古是缅甸中部公路、铁路和水路的枢纽 , 原在此驻守的是英缅军第一师 。此时 , 掩护他们撤退并防守同古的重任 , 由刚刚抵达同古的第二○○师承担 。在杨鸿恩的印象中 , 戴安澜矮墩墩的 , 一身普通棉服 , 一双胶鞋 , 系着皮带 , 打着裹腿 。
3月19日 , 兵力是第二○○师两倍的日军第五十五师团开始猛攻同古 。每天都有肉搏战发生 , 战况惨烈 。3月28日深夜 , 日军派出小股部队突袭第二○○师司令部 。戴安澜手提一挺轻机枪 , 率部与日军激战通宵 。司令部全体人员不分官衔全部上阵 , 子弹打光了 , 刺刀拼弯了 , 危在旦夕之际 , 一营援兵赶到 , 师部才化险为夷 。这一战被戴安澜写进日记里:“二十八日一战 , 是我经历过的恶仗中最激烈、最难打、最险恶的一仗 , 我还是用百米决斗、刺刀手榴弹解决问题的打法 , 敌人的飞机、大炮坦克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
3月29日 , 英军在没有通知中国友军的情况下仓皇撤退 , 把同古的侧翼暴露给敌人 , 使第二○○师腹背受敌 。
手刃鬼子哨兵夜袭据点
1942年3月23日深夜 , 缅甸腊戍 , 第六十六军在行军途中 , 战士们敲打随身物品作为联络信号 。在一条大河前 , 一位班长用一根炭棒顶着个帽子作为伪装先过桥 , 又敲了敲随身物品 , 看周围没什么动静 , 才传令队伍前进 。闫廷春和几个炊事班的战士跑在了队伍后面 , 刚上桥就听到了枪声 , “他(班长)交代每个人不准抽烟 , 不准点火 , 不要出什么声响 , 把吃饭的碗放在背包里 。但是炊事班做饭的罗锅太大 , 不可能放在背包里 , 碰到路边的树枝发出了响声 , 敌人就发觉了 , 朝我们开枪 。我们就赶快卧倒 , 看到子弹在地上打出梅花点” 。
闫廷春说 , 经过侦察 , 发现对岸不远处有一个日军的临时据点 。上级决定 , 立刻对日军据点发起夜袭 。闫廷春成为夜袭小组成员之一 。几名从前方撤退下来的英军士兵 , 成了这次行动的向导 。由他们带路 , 夜袭小组到了日军据点哨兵所在的一棵大树附近 , 听见两个打鼾的声音此起彼伏 , “我们决定以火光为号 。翻译官点了一根火柴 , 火光一起 , 我们就从两边一起下手 , 把他们按住 , 让他们动不了 , 然后拔出刀来 , 往他们脖子上一拉 , 就完了 , 他们就没有声音了” 。
擦拭完刀口的血迹 , 闫廷春忽然看到前方立着一个东西 , 像人 , 却又不动 。他有点害怕 , 不敢上前 。闫廷春回忆说 , 翻译官叫大家后退 , 独自上前侦察 , 发现那个东西是一个汽油桶 , 装满汽油 。“参谋长把燃着的火柴扔进了汽油桶里 , 火苗迅速蹿起两三层楼那么高 , 随后就听见四周噼噼啪啪的枪声一下子响了起来 。”事先埋伏在日军据点周围的战士们 , 开始向措手不及的敌人开火 , 据点里的日本兵全部被干掉 。
推荐阅读
- 古人的帽子很重要 不戴帽子意味着自绝于社会
- 前蜀皇帝王衍竟荒淫无耻到给身边太监戴绿帽
- 水浒传中的戴宗为什么能“日行八百”?
- 历史上第一个被戴绿帽子的皇帝是谁?
- 韦小宝被戴绿帽子 阿珂的孩子是郑克爽的
- 古代后宫美女给皇帝戴绿帽子的四大款式
- 西游记中沙和尚戴的其实不是佛珠而是骷髅
- 甲马是什么 神奇甲马为何能助戴宗日行八百里
- 绿松石该怎么佩戴 绿松石饰品种类有哪些?
- 戴季陶主义是什么?戴季陶《日本论》主要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