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前感动中国的一位汉奸母亲:洪承畴之母
中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位母亲 , 她的儿子投降变节沦为汉奸后 , 自己却始终坚守中国女性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风骨 , 成为中国母亲高风亮节的典范 。因此 , 世人从没有由于她是汉奸的母亲而疏远她和排斥她 , 而是更加的敬重她和仰慕她 , 并给于她“素月孤舟”的称誉 。这位母亲就是经不住满清美女诱惑而投降变节的原明朝重臣洪承畴的母亲傅氏 。
洪承畴是福建泉州人 , 父亲洪启熙是明朝末年的秀才 , 性格庄重 , 以至孝名闻乡里 。母亲傅氏是名门闺秀 , 教子极严 。她为洪家生子有三 , 长子承畴 , 次子承畹 , 三子洪承畯 。在明朝末年 , 洪承畴与吴三桂齐名 , 是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 , 即公元1616年的进士 , 累官至陕西布政使参政 , 崇祯时官至兵部尚书、蓟辽总督 , 松山战败后降清做了俘虏 , 成为清朝首位汉人大学士 。官职太傅、太保、少师、太子太师 。
洪承畴幼年时入溪益馆读书 , 因家境贫寒 , 11岁辍学 , 在家帮母亲做豆干 , 每日清晨还要到英圩埔走街串巷叫卖豆干 。当时西轩长房的才子洪启胤在水沟馆办村学 , 洪承畴叫卖豆干之余 , 常在学馆外听课 , 偶尔也帮学生做对子 。洪启胤发现洪承畴极有天份且抱负不凡 , 免费收洪承畴为徒 , 重返校门 。洪承畴学习用功 , 博览群书 , 从小就表现了治国平天下的愿望 , 甚得洪启胤赏识 。洪启胤曾在洪承畴的一篇文中批下“家驹千里 , 国石万钧”的评语 。万历四十三年 , 即公元1615年 , 23岁的洪承畴赴省参加乡试 , 为乙卯科中试第十九名举人 。次年 , 赴京会试 , 连捷登科 , 为丙辰科殿试二甲第十四名 , 赐进士出身 。
洪承畴才华横溢 , 深知谋略 , 一登龙门就为朝廷器重 , 38岁时便因围剿农民起义军有功而官至延绥巡抚 。崇祯九年 , 即公元1636年7月 , 洪承畴率军在临潼大败李自成农民起义军 , 致使起义军被围困在丛山之中长达三个月之久 。两年后 , 满清在东北兴起 , 明朝的辽东防线危机 , 袁崇焕被屈杀后 , 洪承畴从围剿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前线被调到辽东 , 总督蓟辽战事 。不久兵败被俘 , 因经不住清太宗皇太极的永福宫庄妃的美色诱惑而投降变节 , 从此身陷汉奸泥潭而被定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
当时 , 只有17岁的抗清义士夏完淳不幸被捕 , 已成为清军江南前锋统帅的洪承畴亲自审讯 。面对严刑审讯 , 夏完淳却侃侃而谈地说“我听说我朝有个洪亨九先生 , 是个豪杰人物 , 松山一战 , 以身殉国 , 疆场之上 , 英灵长存 。我钦佩他的忠烈 , 我年纪虽然小 , 但是杀身报国 , 怎能落在他的后面?”旁边的兵士以为夏完淳不认识洪承畴 , 就提醒他说:“别胡说 , 上面坐的就是洪大人 。”夏完淳竟说:“洪先生为国捐躯 , 人所皆知 。先帝设祭 , 满朝痛哭 。你们这些汉奸 , 怎敢冒充先烈 , 污辱忠魂!”一句话让洪承畴满面羞愧 , 无地自容 。
其实 , 洪承畴当时为明朝大臣时 , 深受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恩宠 , 他自己也曾得意洋洋地在厅堂挂出一副对联 , 曰:“君恩深似海 , 臣节重如山 。”后来洪承畴在松山战役兵败降清 , 于是有士人将他这副对联各加一字:“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还有一次 , 洪承畴在阴历“谷雨”与客人对弈 。其间丫环送茶 。客人饮罢 , 只觉清香扑鼻 , 便随口道:“我道茶香为何这样浓?原来是‘雨前茶’!”洪承畴张口吟出:“一局棋枰 , 此日几乎忘谷雨 。”然而 , 那位客人出口惊人 , 续出下联:“两朝领袖 , 他年何以别清明?”
明末著名文人吴梅村曾写下《松山哀》一诗 , 写的是洪承畴战败降清 , 甘心清军鹰犬 , 追杀抗清力量 。诗中颇含讽刺之意 。诗中写道:“出身忧劳致将相 , 征蛮建节重登坛 , 还忆往时旧部曲 , 喟然叹息摧心肝 。”由此可见 , 当时降清变节的洪承畴已为千夫所指 。
推荐阅读
- 8500年前贾湖人类或已会养蚕织绸缎华服
- 谁打出了响彻三百年的耳光 你不知道的红楼梦
- 耿弇杀了多少人 耿弇屠城三百是真是假
- 二千年前西汉丞相长寿秘诀 喝人奶活过105岁
- 百年前公益组织 赈济灾民开办平民学校
- 二十四孝故事 虞舜孝感动天的故事简介
- 三百年前的海淀 都是稻田水乡 听取蛙声一片
- 哪个国家最早酿造了啤酒?
- 今天的东北人100年前都是哪里来的
- 大宋王朝缘何能够立国三百多年而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