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孙权为什么要逼死陆逊?( 二 )


陆逊像
陆逊,生于183年,猝于245年3月19日 。本名陆议,字伯约,是吴郡吴县人 。曾经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是三国时期孙吴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 。
陆家在江东是名门大族,陆逊自小失去父亲,跟随堂祖父庐江太守陆康长大,后被送往亲戚家 。青年时期曾是江东远近闻名的书生,温文尔雅,才华横溢 。
孙策死后,孙权招揽名士,二十一岁的陆逊应召前去,并迅速展露头角,成为孙权极为重视的心腹幕僚 。
孙权为了拉拢人心,将自己哥哥的次女许配给陆逊,在吕蒙死后,陆逊成为吴国抵抗魏蜀的支柱力量 。在他多年的作战中,不得不提的是夷陵之战,这是第一次积极防御成功的战例 。
而陆逊为人小心谨慎,才堪负重,孙权曾多次询问陆逊的意见用于作战 。但他也并不是十分的相信陆逊,虽然让他统领军事,却并没有给他军政大全 。而在陆逊的晚年时期,更因为力保太子卷入立嗣之争而反复受孙权的责罚,多年郁郁,终于在245年3月19日陆逊忧愤而亡,这样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一生的辉煌从此也长埋地下 。
【揭秘孙权为什么要逼死陆逊?】陆逊的本名是陆议,历史的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他为何改名,何时改名,最大的猜测只是在他死后,由孙权赐名,改为陆逊,如今的陆逊墓也正是如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