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的最大恶人不是高俅反而是蔡京
打着变法的旗号,这大恶人轻松祸国殃民 。
在四大古典名著《水浒传》里,最惹读者神往的,是一百零八条英勇忠诚的好汉,而最拉读者仇恨的,当属那些逼好汉上梁山的贪官 。
贪官中露脸最多坏事最多的,自然是靠踢球上位的高俅,但要论权力最大的,却当属里面自家女婿被劫了生辰纲,自家儿子差点砍了宋江的蔡京 。
而细观整个《水浒传》,才发现蔡京才是里面真真正正的终极坏人,连高俅在他面前,都要恭恭敬敬,而最后阴损的坏主意,比如害死卢俊义坑死宋江,几乎也全由他拍板 。关键是坏事干了一票,挨骂却远不如高俅多 。手腕圆熟到这一步,才是真正的大恶 。同样位高权重的高俅和他一比,完全就是混混级别 。
而放在真实的宋朝历史上,同样位高权重的蔡京,比小说里也可怕得多 。比起宋代同时期的奸臣来,他是极有技术含量的一位 。
一
蔡京,字元长,福建仙游人,生于1047年,二十三岁那年,正是大宋熙宁三年,他高中进士,开始了宦海生涯 。
他考取进士的年代,可以说运气极好 。当时大宋发生的最惊天动地的事,就是王安石变法 。
对于这件伟大的改革,大宋此时的文武官员们,绝大多数都是一个态度:抱团反对 。往冠冕堂皇的理由说,王安石的变法内容,破坏了大宋的祖宗制度家法,严重大逆不道,而且还祸害了老百姓,这种祸国殃民的事情当然要抵制 。往私下的理由是,王安石变法首先损害的就是官僚地主的利益,说是民不聊生,不如说官不聊生 。所以于公于私,必须抵制 。
反对阻力如此大,王安石也急的不行 。干脆做出应对:都反对?那我换人 。大宋没你们就玩不转了吗?想当官的有的是!年轻的干部机会来了,只要拥护新法,那就有官当 。
于是蔡京的运气,也就极好,虽然只是个新科进士,但此人脑子极灵光,队伍站的牢靠,自从金榜题名后,就旗帜鲜明的站在王安石这边,紧接着就尝到了甜头,一度当上了开封府知府 。在王安石变法红红火火的年月里,他是出名的先锋人物 。
先锋了十五年,谁知风向陡然转变 。1085年宋神宗驾崩,保守派重新上台,热火朝天的改革武功尽废,大批改革时代的干部遭到残暴清算 。就在这微妙时刻,蔡京再次亮瞎全场,他摇身一变,竟又成了批判王安石改革的干将,当年推行改革推行的积极,这时候废改革废的更积极 。比如当时要废掉王安石最得意的募役法,就连很多的顽固派都认为,这件事当时深入人心,轻易废不得,没想到蔡京打了包票:五天之内,他管辖的开封风地面上,所有的募役法一夜之间全废除 。如此“卓越”政绩,也一下子让他招来骂声一片,就连好多反对变法的大佬,都鄙视其卑劣的人品 。结果这个偷鸡不成的小人,第一次尝到剧烈倒算的恶果:被贬出了朝廷 。
这件掌故,也成了蔡京一生里,经常被嘲笑的一桩丑事 。但是有个事实,却被有意无意的忽略了:他说五天废掉募役法,就真个做到了 。虽然说人品下流,但他确实个有能耐的下流官僚 。这种人下流起来的破坏力,显然要比一般投机分子大得多 。
八年以后,大宋政坛风向再变:宋哲宗亲政 。这位一直志在变法强国的青年帝王,亲政伊始就再度开启变法模式 。当年王安石苦心培养的接班人章惇大摇大摆回来,成了权倾朝野的宰相 。而沾了章惇宠信的光,蔡京也再度得宠,成了变法中的干将人物 。这位曾经五天就废掉募役法的变法叛徒,这次到了户部尚书任上,竟然再度反戈一击 。一口气压下所有的反对声音,再度用极其火速的效率,全国恢复了王安石时代的募役法 。当年废这法的是他,重新恢复的还是他 。如此来回折腾,只为自家位子 。
而在用实际行动回归改革派的同时,为了向改革派表忠心,蔡京干另一件事也毫不留情:整人 。改革派重新掌权,就可以大力打击当年的保守派 。蔡京更是冲锋在前,如陈衍,刘攀等大臣都着了他的道 。不是被杀就是被贬,而且蔡京还奏请朝廷,把这些犯罪大臣的子孙也长期禁锢 。一出手就十分凶狠 。
也因为干的太过狠,即使在改革派里,蔡京也招了众怒,另一个大佬曾布更对他格外厌恶 。所以饶是蔡京累死累活,卖力整人搞事,可官位就是原地踏步,想再升就不可能 。等着宋哲宗过世,宋徽宗登基,蔡京的苦日子再次到来:刚登基的宋徽宗,被朝中无休止的新旧两党争斗闹得头大,准备抓一个最招恨的典型 。一直表现活跃的蔡京就此中枪,给贬去一切职务,发到杭州闲住 。政治生涯似乎到头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