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的最大恶人不是高俅反而是蔡京( 二 )



贬到杭州的蔡京,表面老实过日子,其实却一直积极活动 。多年以来他一直得以投机的最重要法宝,便是和宫内宦官的亲密友谊 。
虽然宋朝太监的权力,远没有到唐朝那般熏天的地步 。但毕竟在最高权力机构里走动,消息关系都灵通得多 。于是每一次,蔡京都能及时把握住风向,顺风而动脱颖而出 。
而这次也一样,宋徽宗登基后,认真干了两天皇帝,接着就本性毕露:比起之前励精图治的宋哲宗来,这位皇帝的风格就是三个字:艺术家 。
先插播一下他的两个代表作 。
《写生珍禽图》
《筠庄纵鹤图》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宋徽宗都是个杰出的艺术家,而且属于全能人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踢球跳舞门门稀松,典型的文武全发展,放在今天,绝对的跨界娱乐明星 。
但在做皇帝这事上,宋徽宗也本色不改,十足的艺术家气质:认真干了几天工作后,便烦了按部就班 。开始追求游玩享乐,反正自己是皇帝,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 。
可文官政治发展到宋朝,已经十分成熟 。皇帝可以轻松胡闹的年月,早已是过去时 。一看皇帝不干正事,大臣们也各个着急,争相拼命阻拦,吵得面红耳赤 。可艺术家的脾性,就是任性,越拦着越来劲,宋徽宗也是这样,越玩越来劲,京城的好东西玩腻了,便派心腹去外地搜罗,首先要去的目的地,就是杭州 。
宋徽宗派来杭州的心腹,就是宦官童贯 。而这时的蔡京,早像久等了鱼的馋猫一样,刷的就跳出来 。凭着经营很久的人脉,他早把童贯的脾性摸熟,这下热情接待,一来二去俩人打的火热,很快成了无话不说的铁哥们 。而且最让童贯高兴的,是蔡京送来了他苦心为宋徽宗搜寻的厚礼:蔡京书法 。
要说书法本事,这可是蔡京在宋朝官场上安身立命的另一大本钱 。宋朝书法有四大家之说,即苏黄米蔡 。其中的蔡,当时公认便是蔡京 。多年以来,蔡京的书法水平远远强于干工作,水平更登峰造极 。随便几幅字拿到市场上,转眼就能爆炒成天价 。直到今天,依然是中国书法史上不朽的艺术珍品 。
也因为这本事太强大,所以日常生活中,蔡京也是惜字如金,轻易不会送人 。市面上流传的几个作品,更被炒得价值连城 。当年宋徽宗还是个王爷的时候,为了求蔡京一幅字,竟花了两万钱才买来 。
蔡京《尺牍宫使帖》
而这次为了翻身,搭上童贯这条线后,蔡京也下了血本 。玩命的写了好几副,全是集结了其高深艺术造诣的精华作品 。后世的收藏鉴赏家一致认定,代表蔡京整个艺术生涯里水平最高的作品,正是他在杭州期间,托童贯带回去的那几幅 。每一件放在今天,价格都是他其他作品的好几倍 。
这次下本的收获,更是回馈丰厚 。就像粉丝收到偶像签名一样,宋徽宗几乎乐疯了 。收了礼就立刻办事,先把蔡京升了长吏 。1102年又给了个大礼,调回京城担任翰林学士 。这位反复无常的干将,几经来回折腾,再次回到权力的中央 。

翰林学士这个职务,对蔡京来说,其实也专业对口:负责起草各类诏书,书法好才能干得好 。
但蔡京干这个工作,却干出花样来,通过在宋徽宗身边的辛勤工作,很快将这位领导的脾性摸透 。除了知道了这位皇帝任性的艺术家风格外,更重要的一条信息,便是他对父母的深切怀念 。
宋徽宗赵佶的父亲,便是当年强力推行熙宁变法的宋神宗 。作为宋神宗的第十一子,父亲过世的时候,赵佶当时才三岁 。关于父亲的最多记忆,便是那段深情的美谈:赵佶的母亲陈氏,本来只是个御侍,生下赵佶后得以晋升 。宋神宗过世后,陈氏悲伤不已,甚至每天绝食,一直都在说着只要能去陪伴宋神宗,自己便心满意足 。最终,三十三岁的陈氏过世 。而三岁的宋徽宗,也就因此成为了孤儿 。
但这段深情的回忆,便成了宋徽宗一生的痛苦与温情 。而宋神宗之所以会英年早逝,正是因为当初艰苦的变法,引发朝臣无休止的争吵,特别是守旧大臣轮番的刁难,终令焦头烂额的父亲健康恶化,撒手人寰 。
于是洞悉这一切的蔡京,只让亲信邓洵武,给宋徽宗说了一句话,便轻而易举的,搬掉了朝中最强劲的竞争对手:陛下是先帝(宋神宗)之子,现任宰相韩忠彦,是老宰相韩琦之子 。当年先帝推行变法,正是韩琦强烈反对,才让先帝壮志未酬 。现在陛下要继承先帝遗志,怎么能用韩琦的儿子呢?
要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这话很没杀伤力 。但换成宋徽宗这样一位成熟的艺术家,这话就十分有杀伤力 。一下子就勾起了宋徽宗浓郁的亲情,外加深深的愤恨 。再看到韩忠彦,立刻就想起韩琦那笔旧账,于是忠心耿耿的韩忠彦,顿时就苦逼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