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监郑众 阉掉以后有很多好处的

东汉是一个非常奇葩的朝代,作为帝国老大的皇帝,却需要看两个人的脸色 。一个是太后,就是名义上的额娘(养母);还有一个是王府大管家、皇帝身边的大太监 。东汉时期的太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翻身做主人,他们不仅可以指挥下面当官的,他们的儿子(抱养的)还能世袭爵位 。当然,能拥有这一切,所有的太监们都应该感谢一个人,这人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大太监郑众 。郑众为什么要做太监,郑众,字季产,南阳郡犨县人(南阳郡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包括河南和湖北一带),关于郑众为什么去当的太监,史书上没书,太监作为特殊的工作,主要有三种人会去干:俘虏、罪犯、穷人,当时国内战争基本已经消停了,大臣犯罪也不可能重新入宫当太监,所以我们猜测,郑众是自愿咔嚓一下,进宫的 。
郑公公很幸运,因为他进宫的第一份差事就是陪太子读书,太子是刘炟,后来的汉章帝,读了多少年呢,18年,从永平元年到永平十八年 。永平十八年也就是公元75年,东汉时期最能干的皇帝汉明帝刘庄去世了,继位的就是他第五个儿子,刘炟 。
PS:75年,也就是刘庄去世的同一年,我们伟大的发明家,东汉的另一个大太监蔡伦进宫了 。
郑众进宫的时候,刘炟只有1岁,刚学会走路,两人形影不离的生活了18年,到继位成为汉章帝时,刘炟看着这个陪自己读了18年书的佣人,给了他个官职,叫小黄门,干嘛的呢,就是替皇帝跑腿的,每个月六百担米,这已经是皇帝身边的高级白领了 。
郑众很高兴,他觉得皇帝对他好极了,跟着皇帝不仅有饭吃,有书看,还能当官,自己再也不是任人摆布的小太监,大小也是个官了,而且因为是皇帝身边的人,大臣们看到他,都非常尊敬,经常还有人来给他送钱送宝贝,就希望他在皇帝面前多说说好话 。
只可惜刘炟做皇帝的时间太短了,章和二年(也就是88年)二月三十日,郑众哭的很伤心,因为对他最好的主子汉章帝刘炟死了,在刘炟身边30多年,郑众也从小黄门升职加薪,成为了中常侍 。
但是汉章帝一死,一切都变了,老四刘肇成为了东汉的第四个皇帝,当时他只有10岁 。这个时候,后宫,乃至整个国家真正的主人,姓窦,叫窦太后 。一朝天子一朝臣,郑众再也不是那个皇帝身边的亲信了,窦太后把郑众打发到御花园,看果园子去了 。
郑众VS窦宪
作为东汉太监第一人,郑众做到了所有文臣武将都没有做到的事,就是保皇 。(老崔脑补:保皇?不会是保龙一族吧,恭喜发财,有一位英俊的小帅哥,喜欢发明创造,叫零零发~_~恩,周星驰电影看多了) 。
窦太后做了幕后老板,但是毕竟只是一个女人,古代重男轻女很严重,窦太后怕一个人镇不住这么多大小官员,于是在家族里挑选了一批人才,提拔他们做大官 。
在这批人当中能力最强,也是名气最大的就是窦太后的哥哥,窦宪 。窦宪的官职是侍中、虎贲中郎将,窦宪还有个弟弟,担任黄门侍郎(PS:还记得郑众第一个官职不,小黄门,这个是专门给太监的,黄门侍郎是专门给朝廷大臣的) 。无论侍中或者侍郎,都是在皇帝手下当差,主要工作就是传皇帝口谕,而虎贲中郎将相当于现在的中央警备团团长,负责保卫国家最高领导人 。在窦太后当老板的这段日子,窦宪出门就代表了皇帝,而且随时可以拉一票兄弟出来单练,这么搞,朝廷里其他的那些大臣哪吃得消,所以窦宪在京城走路都是横着走的 。当然窦宪也有害怕的时候,他能有今天的地位,都是因为他有一个当太后的妹妹,功名富贵全在妹妹一个人身上,所以窦宪看得窦太后很紧,生怕出现什么意外,但是窦太后毕竟是一个女人,也有空虚寂寞的时候 。
我们来大致算一下,窦太后此时的年龄:古代女人结婚普遍在13-19岁之间,阴丽华结婚的时候19岁,汉明帝时期的马皇后进宫是13岁,章帝建初二年(77年)进宫,和汉章帝做了11年夫妻,到章和二年(88年)汉章帝去世,此时窦太后大概在24-30岁之间 。
三十岁左右的年龄,正是如狼似虎,在一次藩王进京的时候,看上了东汉梁王刘畅 。这个刘畅是汉明帝的第七个儿子,长的玉树临风,而且因为是皇帝的儿子,与生俱来的一种高贵的气质,窦太后越看刘畅越顺眼 。
同样的,这个时候的窦太后所展现的是一张成熟的风韵,更因为现在是垂帘听政的摄政王,能征服窦太后,就意味着拥有了整个世界,这对梁王刘畅来说,吸引力太大了 。
郎情妾意,两人就搞到了一起,时间久了,窦宪就开始紧张了,自家的妹子,窦宪最了解,这样下去,自己好不容易到手的权力,随时都可能被刘畅夺走 。于是,窦宪就安排了一次刺杀行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