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监郑众 阉掉以后有很多好处的( 二 )
这次的刺杀很成功,刘畅死了,但是窦太后却因此大发雷霆,开玩笑,自己的相好都被人杀了,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窦宪就被关进了天牢 。
【大太监郑众 阉掉以后有很多好处的】恰好,这个时候北匈奴遭遇了一场大雪灾,牛羊都死光了,没东西吃的匈奴人,全族出动,准备南下抢劫 。最先得到消息的是南匈奴,小编对南匈奴有着特殊的感情,为什么,因为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王昭君就是嫁给了南匈奴单于呼韩邪,而南匈奴成为了汉族的附属国 。
北匈奴举族出动,南匈奴肯定挡不住啊,于是就向大汉搬救兵,这一求救,窦宪的机会来了 。匈奴人的战斗力很猛,而且这次又是整个国家都出动了,奔跑在草原上,那是黑压压的一片,好可怕 。
大将们都不敢去啊,开玩笑,平常和匈奴人打仗都是败多胜少,这次又是发了疯的南下抢劫,这次出兵,不是送死么,没人敢去 。于是,窦宪开始自告奋勇,被太后关进了天牢,本来就是凶多吉少,带着部队和匈奴人拼一拼,可能还有机会 。
就这样,窦宪带着大部队出发了,出人意料的是,窦宪竟来大获全胜 。这下,窦宪又开始牛逼了,成了全国人民的英雄、战神、守护者 。圣经里有句话叫做:上帝让谁灭亡,必先使其疯狂,疯狂了的窦宪开始走向生命的终结,而这个终结者,就是郑众 。
怎么回事呢,战胜匈奴后,窦宪的声望达到了顶点,窦太后不仅没有再惩罚他,还封窦宪为大将军,全军总司令 。有权有势的窦宪,思想又开始活跃起来了,对汉和帝连最基本的尊敬也不给,汉和帝刘肇担心,窦宪迟早会学习西汉时期的王莽,废了他这个皇帝 。
随着年龄的增大,汉和帝迫切希望灭了窦宪,废掉窦太后,自己亲政,但是窦宪掌握着全国的军队,汉和帝环顾四周,只有从小陪着父亲的老太监郑众 。于是开始了下面的对话:
“郑公公,窦宪现在越来越放肆,完全不将朕放在眼里,朕担心他迟早会学王莽,你可有好主意”
“陛下,窦宪,一介武夫而已,臣只要略使小计,定可手到擒来 。”
“哦,郑公公有何妙计,快快说来”
然后就是一顿耳语 。当天晚上,老太监郑众先是拜访了司空任隗、司徒丁鸿,又是一顿耳语 。为什么要拜访他们呢,因为在窦宪横行的这段日子里,只有司空任隗、司徒丁鸿是明显偏向皇帝的,更重要的是司徒丁鸿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京城警备大队司令,管着整个京城的防务 。永元四年六月二十三日(92年8月14日),窦宪率领军队凯旋而归,就在京城近郊,文武百官列队迎接国家的英雄,读了皇帝的赏赐之后,就是一顿好酒,犒劳所有的士兵 。最后,宣读圣旨的太监,看了看天色已经快黑了,就和窦宪说:窦将军,赶了一天的路,也累了,今天就回府好好休息,明日早朝,陛下还有重赏给窦将军 。
窦宪现在很高兴,这么多军队都在自己手上,皇帝能把自己怎么样 。于是大摇大摆的进了自己的王府,呼呼大睡起来 。
而这时候的汉和帝却紧张的睡不着觉,身边站着大太监郑众 。
“公公,都安排妥了吧,如果计划失败,你我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陛下,请放心”
镜头转到司徒丁鸿这边,丁鸿今晚很忙碌,一边命令手下封闭城门,派兵驻扎京城内所有交通要道,一边包围了大将军府和太后的寝宫 。同时,将窦氏家族,所有人包括窦宪的亲信,统统抓起来,关进大牢 。
就这样,窦氏所有族人,除了太后,都被抓起来关了大牢,收回了窦宪的大将军印,大势已去的窦太后,只能很凄凉的交出手里的权力,30多岁的年纪一下好像到了60岁,永元九年(97年),窦太后在凄凉的宫殿里,默默的死了 。
而汉和帝刘肇却很兴奋,从登基做皇帝以来,只有从今天起,才能自己当家做主人,想怎么玩怎么玩,再也不会有人来管自己了,这一年,汉和帝14岁 。
郑众是怎么死的
作为这次行动最大的功臣,郑众,被封为鄛乡侯,终于有长期饭票了 。
14岁的汉和帝虽然亲政了,但是毕竟年纪还小,处理国家大事,还是需要别人的帮忙和指点,这个人就是大太监郑众 。就这样,太监干政的风气,从郑众的时候开始了,郑众之后是谁,蔡伦!
元初元年(114年),大太监郑众死了,但是他有长期饭票,浪费多可惜,于是郑众的干儿子郑宏继承了鄛乡侯的爵位,太监也有了后代 。
推荐阅读
- 李大钊诞辰130周年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一介汉将 大元皇帝忽必烈竟管他叫“大哥”?
- 揭秘古代宫廷投毒三大秘法 古代皇家投毒谜案
- 用石油大败突厥骑兵!看石油在古代的妙用
- 历史上被裸刑处死的三大美女 她们都国色天香
- 杨大眼是怎么死的 杨大眼是被他儿子所杀?
- 大太监传奇 慈禧为李连英打破祖传规矩
- 蠢笨如猪的安禄山为何能成为大唐军界第一人?
- 大诗人白居易蹉跎仕途谜案 不畏权贵说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