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与《红楼梦》和曹雪芹的祖父辈有何关系

我们把古典小说《红楼梦》同康熙皇帝连在一起 , 大家一定会感到稀奇 。确实 , 《红楼梦》产生于清乾隆年间 , 他的作者曹雪芹基本上也是乾隆时期的人 , 似乎与康熙皇帝搭不上界 。其实不然 。事实上 , 《红楼梦》中描写的“元妃省亲” , 就是“借省亲事写南巡” 。康熙皇帝 , 即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 , 清朝第四位皇帝 , 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 。年号康熙:康 , 安宁;熙 , 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 。康熙帝8岁登基 , 在位61年 , 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他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 , 开创出康熙盛世的大局面 , 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伟大的政治家 。
“南巡”就是指康熙巡幸江南 。康熙六次南巡 , 曹雪芹的父祖辈就曾经接驾四次 。《红楼梦》第十六回写到江南甄家“独他家接驾四次 , 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 , 告诉谁谁也不信的” 。就是指生活中实有的事 。不过我们这里不是探讨《红楼梦》与康熙的关系 , 而是说说康熙与曹家的故事 。曹雪芹 , 生卒年难以确定 , 大约生活在康熙末至乾隆中叶 , 满族正白旗人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 , 他的夫人孙氏是康熙的保姆(不是喂奶的奶妈 , 而是负责皇子教养的保姆) 。曹玺是所谓的“包衣人”(满语家奴) , 是康熙的心腹奴才 。曹玺忠实勤奋、办事利索 , 深得康熙宠信 。康熙二年 , 钦点曹玺为江南织造 。五年 , 赏蟒袍 , 御封一品尚书衔 , 并亲手写“敬慎”的匾额赐给他 。康熙二十三年 , 曹玺“积劳成疾” , 死在工作岗位上 。康熙南巡至江宁(今天的南京)时 , 亲自到织造署慰问曹玺的家属 , 特派了内大臣去曹玺墓地祭奠 。
曹玺的儿子曹寅 , 即曹雪芹的祖父 , 康熙名臣 , 文学家、藏书家 。顺治十五年(1658年)九月七日出生满洲正北旗 。曹寅幼年时就号称神童 , 他比康熙大两岁 , 曾做过康熙伴读 , 他不但诗词文章写得漂亮 , 而且琴棋书画无所不精 。人也长得潇洒飘逸 , 有人形容他“如临风玉树” 。他的为人又“温润亢爽” , 正直厚道 , 且曹寅与康熙在幼年又建立了良好的君臣关系 , 也许这就是曹寅一生深得康熙信任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康熙称帝后 , 爱他胜似兄弟子侄 。曹寅十六岁时入宫为康熙御前侍卫 , 康熙二十九年任苏州织造 , 三年后移任江宁织造 , 不仅重用曹寅任职江宁织造、巡视两淮盐漕、监察御史 。
康熙还给曹寅一种特权:可以“密折奏闻” 。就是说曹寅可以给康熙皇帝写秘密的奏折 , 直送康熙本人 , 而毋需经由别的官衙转呈 。康熙对曹寅的感情 , 还突出地表现在他对曹寅健康的关怀上 。康熙四十九年 , 曹寅生病 , 康熙十分关切 , 不仅御批询问病情 , 还派人送药地黄汤 。曹寅向康熙报告风寒已缓解 , 但又患疥疾 。康熙又立即在他的奏折上御批:“惟疥不宜服用 , 倘毒入内 , 后来恐成大麻风症 , 出海水之外 , 千万不能治 。小心 , 小心!土茯苓可以代茶 , 常常吃去亦好 。”这不象是皇帝对臣下的批示 , 倒像是父兄对子弟的嘱咐了 。康熙五十一年 , 曹寅病重 , 请李煦代奏 , 说是“医生用药不能见效 , 必得主子圣药救我 。”康熙闻报 , 焦急万分 , 立即写下如此长篇批示:尔奏得好 。今欲赐治疟疾的药 , 恐迟延 , 所以赐驿马星夜赶去 。但疟疾若未转痢疾 , 还无妨 。若转了病 , 此药用不得 。南方庸医 , 每每用补剂 , 而伤人者不计其数 , 须要小心 。曹寅原肯吃人参 , 今得此病 , 亦是人参中来的 。金鸡挐(奎宁)专治疟疾 。用二末酒调服 。若轻了些 , 再吃一服 。必要住的 。住后或一钱 , 或八分 。连吃二服 , 可以出根 。若不是疟疾 , 此药用不得 , 须要认真 。万嘱 , 万嘱 , 万嘱 , 万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