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立国23年换7位皇帝 开国皇帝用官职命名马( 二 )


周才方说 , “齐梁萧氏的文化成就蔚为大观 , 影响至为深远 。它既是六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为六朝文化增添了许多光彩 , 同时又对日后隋唐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 它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理应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
李世民之前 , 南齐开国皇帝就用官职命名马
著名的“昭陵六骏” , 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过的战马 , 分别名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 。其中 , “什伐赤”(一匹获得什伐荣誉名号的红马)和“特勒骠”(一匹拥有特勒称号的浅黄色战马)两匹马都是用官职名号给马取名 。
而实际上 , 在南朝就有这样给马取名的先例 。《南齐书》记载 , 宋齐改朝换代之时 , 后来成为南齐开国皇帝齐高帝的萧道成在宋苍梧王刘昱被杀之后 , “夜从承明门乘常所骑赤马入 , ……及太祖践阼(注:指皇帝即位) , 号此马为龙骧将军 , 世谓为龙骧赤” 。这里的“龙骧赤”与“什伐赤”、“特勒骠”的命名方式一样 。
齐武帝下诏禁止“奢侈婚风”
如今 , 我国在提倡狠刹奢侈浪费之风 , 而在南朝也有过这样的举措 。
南朝时期 , 人们对婚礼非常重视 , 一度刮起过“奢侈婚风”——传统婚礼中的同牢、合卺之礼所用的器物非常讲档次 。行同牢之礼时 , 有各种美食 , 合卺之礼则使用金银玉器 , 用品极为奢华 。所谓“同牢”是新婚夫妻一起吃肉的礼俗 , “合卺”则是新郎新娘在洞房里喝交杯酒的礼俗 。
《南齐书·武帝纪》(卷三)记载 , 永明七年(公元489年) , 南朝齐第二任皇帝、齐武帝萧赜下诏 , 欲遏制婚礼中这股不正之风 , 称“晚俗浮丽 , 历兹永久 , 每思惩革 , 而民未知禁 。乃闻同牢之费 , 华泰尤甚 。膳羞方丈 , 有过王侯” 。
针对“奢侈婚风” , 萧赜指示相关部门拟订规约 , 公布于众 , 并限定摆设婚宴的规模 , 让合卺之礼不至于亏欠的同时 , 又能做到婚礼俭朴 。最后特别强调 , “如故有违 , 绳之以法 。”后来的齐明帝萧鸾还组织朝臣讨论 , 将行合卺之礼时所使用的器皿 , 由金银器改为陶器 。
南京城当时流行用茶叶祭祀
现代人不知道的是 , 在我国五彩缤纷的民间习俗中 , 茶与丧祭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 。
祭祀用茶早在《南齐书》中就有记载:永明十一年(493年) , 齐武帝去世 , 终年54岁 , 庙号世祖 , 谥号武皇帝 , 葬于景安陵 。遵从齐武帝简葬的意愿 , 遗诏中称:“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 , 唯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 。”
以茶为祭 , 可祭天、地、神、佛 , 也可祭鬼魂 。在那个时代 , 茶叶也不是金贵的东西 , 并非达官贵人才能独享 。用茶叶祭祀自然也不是皇室的专利 , 可以想像的是 , 当时在南京 , 上到皇宫贵族 , 下至庶民百姓 , 在祭祀中都“流行”用清香芬芳的茶饮来祭祀 。
“重口味”吃大蒜也有记载
通过陆上丝绸之路 , 中国人开始批量引进外国蔬菜 。著名西汉外交家张骞经“丝绸之路” , 从西域带回了一批果蔬新品 , 大蒜、胡荽(香菜)、苜蓿、胡瓜(黄瓜)、胡豆(蚕豆)等 , 都是这一时期引进的 。
【南朝立国23年换7位皇帝 开国皇帝用官职命名马】受欢迎的大蒜、香菜都有特别重的味道 , 从那个时候起 , 中国人也开始了“重口味” 。其中食蒜最为普遍 , 不分贵贱 , 古人似乎都好这一口 。据《南齐书·张融传》记载 , 有一次南朝齐豫章王萧嶷请人吃饭 , 文学家、书法家张融吃了烤肉后 , 想要盐巴和大蒜 , 但又不好意思说 , 就摇着食指 , 老半天才停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