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各种民间忌讳 朱元璋改变了哪种民间陋习
我们先从盛唐时代开始说起 , 自从李唐替代隋杨以来 , 李姓掌握了天下 。朝代虽然更替了 , 但是世界观还是那个样子 , 该迷信的还得继续迷信 , 因此 , 朝廷特颁布一条不许吃鲤鱼的禁令 。当时有学者叫段成式的在著作《鳞介篇》中曾这样写道:唐代律条规定 , 鲤鱼叫赤鲟(草鱼)公 , 禁食之;若捕获后 , 应疾放水中;出售者打60大板 。
这是什么意思呢?翻译一下 , 意思是说:“不准吃鲤鱼 , 如果逮着鲤鱼了 , 必须马上放掉 , 否则打60个大板子 。”那么为什么要颁布这么一条法律呢?很简单 , 是因为“鲤”与“李”是同音 。吃鲤鱼的意思就等于吃李氏家族 , 那李氏家族可是皇族啊 , 是能随便吃掉的么?所以 , 必须得禁止屁民吃鲤鱼 。自从这条法律出台以后 , 唐朝的人民群众害怕挨板子 , 自然不敢吃鲤鱼了 , 要吃也只能偷偷吃 , 就算吃了还不敢说出去 , 否则60板子打下来 , 可是要打死人的 。自然而然的 , 唐朝时期 , 有关鲤鱼的菜肴就销声匿迹了 , 鲤鱼这个种群当然也是十分兴旺发达了 , 估计比现在美国的鲤鱼族群更加兴旺发达(前段时间不是有新闻说美国鲤鱼成灾么 , 敢情也是因为迷信?)
无独有偶:明朝时代 , 朱家掌权 , 明武宗朱厚照也是因忌讳的原因 , 下令禁止民间养猪 。他的理由更加奇葩了 。朱厚照禁止养猪的“理由”有两个:一 , “猪”与皇帝姓氏是同音;二 , 朱厚照生于猪年 。史书上曾经记载:“正德十四年十月乙卯 , 上至仪真 。时上巡幸所至 , 禁民间畜猪 , 远近屠杀殆尽;田家有产者 , 悉投诸水 。
是岁 , 仪真丁祀 , 有司以羊代之 。”因此 , 老百姓养猪、杀猪统统视为把矛头指向皇帝 。这一禁令的发布 , 差一点让全国的猪类绝种 。次年清明节时 , 要用整猪祭祀 , 竟无猪可寻 。后来 , 由于群臣冒死婉言劝谏 , 皇帝才不得不废除不许养猪的禁令 。
更加悲剧的是 , 在古代有的因忌讳竟使无辜的良民惨遭杀身之祸 。
封建社会女人都是缠足 , 以小脚为美 。但朱元璋的老婆马氏是一个不缠足的大脚女人 。因此 , 他最
忌讳画家将妇女画成大脚的图像 。有一年在元宵节的晚上 , 朱元璋微服观灯 , 因见一家花灯上画着一大脚女人 , 于是忌讳之心大发 , 认为是对马皇后的讽刺 , 对皇帝的大不敬 。第二天 , 竟将画大脚女人的民间画家灭九族 , 300余口全部杀掉 , 连邻居都发配充军 。这里还有一个朱元璋的故事 , 朱元璋曾当过和尚 , 后来又当过义军的首领 。因此 , 他最忌讳与“秃”字和“贼”字有关的语言文字 。当他庆寿时 , 有人写了“作则垂宪”四个大字 , 因古音“则”与“贼”同音 , 竟将作者砍头示众 。另一幅贺章写着“体乾法坤”本意是吹捧朱元璋能体察天地万物 。没料到朱元璋却曲解其意 , 误认为“法坤”和“发髡”(kūn , 古代剃光头的刑罚)同音 , 怀疑作者有意讽刺他当过和尚 , 于是作者竟被砍头示众 。在封建帝王时代 , 帝王被尊为天子 , 其名字全国讳之 , 谓之国讳或公讳;祖先或父母之名全家讳之 , 谓之家讳或私讳 。具体避讳之法 , 改用同义、同音之字 , 或就原字缺笔书写 , 譬如 , 秦始皇名政 , 写作“正” , 正月读作“征月” , 写作“端月” 。汉吕后名雉 , 雉鸡改名为“野鸡” 。
唐太宗名世民 , 唐人为避其名讳 , 在行文时用“代”字代替世字 , 用“人”字代替民字 。封建社会由于忌讳的束缚 , 不知给世人带来了多少麻烦 , 造成多少笑话 。甚至有的为了忌讳长辈的名字竟不惜牺牲自己的前程 , 放弃理想的事业 。在历史上最著名的为文反对避讳的 , 大概就是唐代韩愈的那篇《讳辩》了 。话说唐代郑王后人李贺 , 字长吉 , 7岁能诗 , 文名轰动一时 , 韩愈因而劝他去考进士 。但等李贺中了进士后 , 其他人却毁谤他说李贺之父名为“晋肃” , 因为犯了“进士”的讳 , 李贺因此不该去考进士 , 韩愈就以《讳辩》一文为他申辩 。其实早在《礼记疐曲礼》上便有“二名不偏讳”的说法 , 意即避讳只要两个字不要完全一样即可 , 更何况“晋肃”与“进士”仅是声近而已 。
推荐阅读
- 揭秘古代宫廷投毒三大秘法 古代皇家投毒谜案
- 用石油大败突厥骑兵!看石油在古代的妙用
- 古人更偏爱平胸 揭秘古代丁香乳更受欢迎
- 揭秘中国古代的女囚坐牢就失去贞操的潜规则
- 古代女子出嫁洞房“八件套” 是些什么东西
- 中国古代著名男宠 后宫美女在他面前黯然失色
- 古代文人笔下的阴间妓院 死后重操旧业
- 唐朝为何会制造出许多民间才女?唐朝才女何其多
- 古代皇帝房事 后宫佳丽生理期“带血作战”
- 揭秘为什么民间拜关公不拜张飞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