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社区超市,有必要新增人力开拓线上吗?
在拜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做社区经济的创业者们也有着自己的烦恼。
长沙佑川领鲜超市作为一家集百货、家电、生鲜、食品、文娱等线上线下为一体的新零售精品超市。在运营中发现,坚持在店里购物的更多是一些有小孩的家庭以及一些追求生活质量的人,除了这一部分人群,其他消费者则更愿意采用线上购物的方式。
那么,作为主要客群为家庭、白领的社区超市,是否有必要新增人员去开拓线上板块呢?这一期《夜间消费观察》携手《新消费星球》就这个话题征集各方意见,共同探讨社区经济未来发展。
文章插图
钟浩 (长沙置业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 互联网时代|社区超市,有必要新增人力开拓线上吗?】社区经济的整合变现是需要多触点流量的,线下自有触点为线下门店、海报引流,而线上自有触点则是公众号、模板消息,导购社交触点有种草口碑传播、社交立减金,商业触点是社交广告精准投放、广泛拉新。
作为线下社区店,那肯定是要形成“线上+线下”的闭环才能长久变现的,社区商业所提供的服务主要还是社区居民需要的日常生活服务。这些服务具有经常性、便利性,但不一定价格低廉的特点。因此社区门店是有必要去开拓线上板块的。
Alan(增长黑盒创始人)
线上运营是必然趋势。
到店客流离店后就处于失联状态,其实是一种隐性的损失。如果到店客流可以扫码成为商场的企业微信用户,那么商场就具备了低成本再次触达消费者的机会。这样就可以利用线上去拓展商城的到家和到店业务。
例如商场可以在线引导客户在家进行同城零售业务,通过外卖将产品送到客户家中。同样,商场也可以通过活动通知的形式将客户引导至线下门店参与限时限量的促销活动,产生新的收益。
这样简单的一个加客户为微信好友的动作,就可以持续撬动后续的客户互动并产生新的收益,这是单纯进行线下运作无法实现的。
山河(奇异消费观财经主编)
虽然顾客主体人群从电商起步阶段的60后70后,逐步变成了80后90后,但是顾客最基本的零售需求正如京东宣传语所言,就是“多”、“快”、“好”、省”。
零售说白了就是做买卖,首先当然要买得到想要的东西,否则就没有下文了。这个“多”并不是指商品数量多,而是指需求满足度高。如果能用更少的SKU,就能满足更多的需求,自然是更理想的结果。商品数量的减少,各方面成本也会下降,综合竞争力会提升。
新零售要回归商业本质,依然是要保证“高品质”、“低价格”、“好服务”。在目标上,要做到模式最佳、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成本最低、体验最好、速度最快。
零售行业不管新旧,参与方都包含顾客、零售商、供应商三方。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因为三方需要通过互联网平台对接,因此还需要引入互联网平台方为他们提供信息化服务。
卖冰棍儿(非正常观察组副主编)
社区零售在疫情期间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其中的直接原因不难理解:在疫情爆发初期,许多工作都转为居家进行,人群出行受限,不必要的出门消费大幅度减少,但以生鲜为主的生活刚需性消费却不可能暂停。在疫情最不明朗的前期,这些需求多由社区零售+无接触配送的模式所满足。
传统零售无外乎实体和线上,二者独立存在,无法有效的结合。再加上高成本的运作,导致很多商超便利店无法很好的保证营收。但线上实体相结合,可以打破打破传统社区便利店高房租、高成本、低客流的局限,未来趋势不可小觑。
推荐阅读
- 电动车|后电动车时代,思想革命!如何从“店找人”到“人找店”?
- 徐栋|问路下一代互联网,哪些趋势将推动行业进入新增长周期?
- htc|2021年两大顶流科技概念背后,藏着下一个互联网时代大门的钥匙
- 树根|绿地集团与通联支付合作,实现房地产无人收银;导远电子与树根互联合作,搭建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36氪大公司数字创新指南0113
- 家装|都2022年了,还有互联网巨头没有掺和的生意吗?
- 一年出手300多次,腾讯成了互联网“王多鱼”
- 互联网时代|数字经济推动产业升级数字藏品成引爆点
- 互联网时代|我国实体店均被电商打败,为何发达国家的实体店“不怕”电商?
- 消费者|非洲这些国家的互联网消费者日益增长
- 团购|社区团购正在失去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