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简要介绍,分享给大家
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姜姓,名小白 。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春秋五霸之首 。齐襄公和齐君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小白于前685年即位为君,率军击败助公子纠争夺君位的鲁军于乾时(今山东桓台南),稳固了统治地位 。其后,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 。桓公于前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 。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但其晚年昏庸,管仲去世后,任用易牙、竖貂等小人,最终在内乱中饿死。
晋文公:(前671年或前697年 -前628年)姬姓,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 。晋文公初为公子,谦虚而好学,善于结交有才能的人 。骊姬之乱时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前636年春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晋杀晋怀公而立 。前632年于城濮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
楚庄王:(?-公元前591年) 又称荆庄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 。相传穆王去世后,庄王熊旅即位,庄王即位时年龄尚不足20岁,国内矛盾重重,爆发了公子燮与公子仪的叛乱 。在复杂的形势下,他采取了以静观动、以感辩奸的对策,表现出沉湎于声色犬马、不问政事的状况 。三年后,他对楚国的政局和各类人物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他重用了伍举、苏从等忠直之臣,攻灭了前来进犯的庸国,使楚国的势力向西北扩展,任用孙叔敖为令尹,重视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充实国力 。成语“一鸣惊人”便是用来描写楚庄王的 。
秦穆公:(前682年-前621年),一作秦缪公,嬴姓,赵氏,名任好,被《史记》认定其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以实现秦晋之好 。晋文公死后,联盟瓦解,秦晋对抗;秦穆公本欲东进,到中原完成霸业 。秦穆公在位期间,向西发展,对战戎人 。胜利后周王特加祝贺,并赐金鼓,希望他擂鼓继续向戎人进攻;秦穆公于周襄王时出兵攻打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为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 。
宋襄公:(?-前637年)春秋时宋国国君 。子姓,名兹甫 。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内乱,宋襄公率领卫国、曹国和邾国等四国人马打到齐国,齐人里应外合,拥立齐孝公,宋襄公因此声名鹊起 。前638年,宋襄公讨伐郑国,与救郑的楚兵战于泓水 。楚兵强大,宋襄公讲究"仁义",要待楚兵渡河列阵后再战,结果大败受伤,次年伤重而死 。
吴王阖闾(?―公元前496年),一作阖庐,姬姓,名光,又称公子光,春秋末期吴国君主 。吴王阖闾执政时期,以楚国旧臣伍子胥为相,以齐人孙武为将军,确定先破强楚,再服越国的争霸方略,采取分兵轮番击楚之策,频频攻楚于江淮之间大别山以东地区,使楚疲于奔命 。前506年,吴军在孙武、伍子胥率领下,从淮水流域西攻到汉水,五战五胜,攻克楚国都城郢都,迫使楚昭王出逃 。
【春秋五霸简要介绍,分享给大家】越王勾践:(约前520年―前465年),姒姓,又名鸠浅、菼执春秋末年越国国君 。前496年即位,同年在檇李大败吴师 。越王勾践三年(前494年),被吴军败于夫椒,被迫向吴求和 。三年后被释放回越国,返国后重用范蠡、文种,卧薪尝胆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起来 。
推荐阅读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历史上文姜是怎么死的
- 春秋怎么搭配衣服?六种好看搭法推荐
- 春秋五霸指的是哪五个人? 春秋五霸中的霸是什么意思?
- 韩愈简要生平事迹 韩愈内容介绍
- 牛仔裙半身长裙搭配 春秋穿衣参考
- 五种超级养胃的家常菜(蔬菜食疗)
- 为什么太原四季分明,夏天凉快。而直线距离160公里的石家庄却夏天闷热,春秋短?
- 今年很多地方降雨没有以前多,哪位能从科学角度简要分析一下?
- 傲慢与偏见简介 傲慢与偏见简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