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索|科技成就“冰丝带”超大跨度索网结构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由22条晶莹的丝带造型曲面玻璃幕墙环绕 , 远观飘逸 , 近看宏伟 。 “冰丝带”的屋盖结构是超大跨度索网结构 , 跨度大、面积大、空间大 , 其建设施工与运维保障背后 , 中国团队贡献了重要的科技力量 。
“所谓的索网结构 , 简单地说 , 就是一张由钢索编织而成的大网 。 这样一张大网‘扣’在了国家速滑馆的上方 , 形成一个马鞍形双曲面屋顶 。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罗尧治介绍 , “冰丝带”屋盖结构由49对承重索和30对稳定索编织而成 , 长跨198米、短跨124米 , “冰丝带”也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体育馆 。
由于一根索网就有几吨重 , 只有通过合理的张拉 , 才能织成一张网 。 在索网的施工过程中 , 采取了“先地面拼装、再整体提升”的工序 , 由于场地空间限制 , 铺在地面等待张拉的钢索需要微微拱起 。 倘若没有准确的数据支撑 , 谁也不能轻易下令弯折动辄几吨的钢索 。
“国家速滑馆屋盖跨度大、钢索多、内力协调复杂 , 这要求结构必须实现高精度的建造 。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邓华介绍 , 团队在浙大打造了一个缩小版的“冰丝带”模型 , 模拟索网结构的建造全过程 , 并验证结构的设计性能 。
浙大团队基于大量的数值仿真结果和试验测试数据 , 在索网的整体提升、张拉控制、施工验收和预张力监测等方面提出了系统性的方案和建议 , 为“冰丝带”大跨度索网屋盖结构的高精度建造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
此外 , 团队还通过沙袋等 , 在张拉好的索网施加荷载 。 “我们在模型上吊挂不同的荷载来模拟风吹雪打的环境 , 验证屋顶的强度和抗形变能力 。 ”邓华说 。
为了更好摸清钢索状态 , 保障施工质量与安全 , 罗尧治团队在施工环节就安装上浙大自主开发的无线传感器 , 用以实时监测和力学分析 。 不仅在建设时发挥作用 , 在建成后 , 也依旧为“冰丝带”测量着“脉搏”与“心跳” 。
“拿到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 , 是我们开展监测分析的全过程 。 ”浙江大学罗尧治团队成员、建筑工程学院教授许贤说 , 团队对速滑馆的应力、位移、加速度、温度、风压、索力六大类参数进行监测 , 测试点数多达千余个 。
相较于传统的刚性屋面结构体系 , 柔性的索网屋面在满足结构功能的前提下大大减少了结构的用钢量 , 这样精巧的空间设计为节能环保提供了保障 。
“现代空间结构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建筑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 。 人们不断追求更大的建筑空间 , 也促使我们不断研究创新 , 来满足工程建设的重大需求 。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董石麟院士说 。
【钢索|科技成就“冰丝带”超大跨度索网结构】据新华社
推荐阅读
- 技术|独家揭秘冬奥支线隐藏的那些高科技:有人打架会自动报警
- IT|北京冬奥又曝黑科技:连气象主播都是AI虚拟人
- 时间|一夜暴跌1.5万亿!科技大佬痛批Meta首款元宇宙产品:压根不现实
- 团队|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无障碍智能科技研发团队助力冬奥直播
- VR|科技大佬批Meta首款元宇宙产品:"压根不现实"的"过时想法"
- 硬件|大型科技企业收购Peloton面临难题:监管审查
- 清洁能源车辆|绿色+科技+文化 冬奥“三味”打造简约精彩奥运
- 检测|汉王科技AI产品被应用于冬奥会人群检测分析
- 师父|《师父》PC配置及成就公布:最低GT 640能玩
- 献礼|“云上写字”为冬奥会献礼!光峰科技全球首发10万流明激光投影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