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身上为何开出白色“花朵”?专家用显微镜一看,感叹犯错了



兵马俑身上为何开出白色“花朵”?专家用显微镜一看,感叹犯错了


文章图片



兵马俑身上为何开出白色“花朵”?专家用显微镜一看,感叹犯错了


文章图片



兵马俑身上为何开出白色“花朵”?专家用显微镜一看,感叹犯错了


引言
司马迁在《史记·十二本纪·秦始皇本纪》中“皇帝之功 , 劝劳本事 。 上农除末 , 黔首是富 。 普天之下 , 抟心揖志 。 器械一量 , 同书文字 。 ”所描述的短短几句 , 概述了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等举措 , 为中华民族文化和经济奠定了基础 。
若论秦朝 , 这个王朝在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大一统 , 但却令人惋惜的是 , 它也是一个短命的王朝 。 若论秦始皇的功绩 , 一统六国、勇斗匈奴修建万里长城、统一度量衡等 , 关于他神奇勇猛的传说更是多如牛毛 。

▲ 秦始皇形象绘画
秦始皇 , 从古至今也一直被社会各界所关注 , 而他的秦始皇陵更是考古专家们想一探究竟的“圣地” 。 虽然目前在秦始皇陵只出土了兵马俑 , 不过却让兵马俑享有“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美誉 。 当初不为人所知的是 , 秦始皇陵兵马俑在出土后 , 竟在显微镜下竟然开出了白色的“花朵” 。 考古专家立即表示:我们犯了大错 , 不能再挖秦陵了 ,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不能再挖秦陵了?
01
据史料记载 , 秦朝时期阴阳家们 , 推算出秦始皇的五行为“水德” , 而在阴阳学家们的认知里 , 水德崇尚黑色 , 故而秦朝的礼服以及旗帜都均以黑色为基础 。 在人们的思维惯性影响下 , 认为兵马俑也是黑色 , 所以当发现的兵马俑碎片的村民看到碎片为灰黑色 , 便斩钉截铁地认为下面埋的必然是当时秦朝主流的灰色兵马俑 。

▲秦陵 兵马俑近照
然而结果却令人大吃一惊 , 因为当时兵马俑军阵在刚出土时 , 五彩斑斓 , 十几种颜色均绘在上面 , 十分美观 , 给人呈现出一种挠人心魂的美感 。 正当考古专家沉浸在这美感之时 , 这些色彩却迅速褪落直至消失 , 变成了如今这般我们去博物馆所看到的颜色 。
02
其实在20世纪50年代时 , 考古专家们就挖掘了有关明朝万历皇帝的定陵 , 这也是考古学界第一次主动挖掘帝王陵墓 。 当考古专家们进入墓室后 , 看到里面如此繁华景象 , 叹为观止 , 可就在人们沉浸其中之时 , 悲剧却悄无声息的发生 , 墓中已隔绝几百年空气的书籍、丝绸等陪葬品 , 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腐化成灰 。 自此以后 , 考古学界再不敢主动去挖掘陵墓 , 害怕悲剧重演 。

▲ 定陵内部照片
秦始皇陵于1974年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县骊山镇被发现 , 当时从该墓中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兵马俑以及马车 , 甚至还发掘出当时的黑科技 , 比如有“金属记忆功能的秦剑”等 , 而享有“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美誉的兵马俑也就此诞生 。 可就在考古专家们打算对兵马俑进行仔细研究之时 , 令人感到意外的事情发生 , 他们发现兵马俑在显微镜下竟能开出白色的“花朵” 。 专家对此感到十分疑惑 , 不知这些白花是为何物?更不清楚为何会开出这些白花?
03
之后 , 在经过考古专家们的研究得知 , 开在显微镜下的这些白花其实是霉菌 , 这种霉菌只要在温度和湿度适宜自身生长的情况下 , 便会大量繁殖 。 由于这些霉菌本身含有色素及酸碱物质 , 若长时间待在兵马俑身上 , 便会逐渐腐蚀掉兵马俑 , 致使兵马俑丧失掉以前原本那五彩斑斓的色彩 。

▲文物保护专家正在工作
考古专家们表示 , 虽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来减少这些“白花”对兵马俑的腐蚀 , 但却无法抑制这些“白花”在兵马俑身上生长繁殖 , 这的确令人感到既惋惜却又是那么的无可奈何 。
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 , 战国时期出土的许多文物尚有颜料漆 , 可在兵马俑身上的颜料漆为何却消失得如此之快呢?在考古专家们研究后发现 , 兵马俑身上的颜料漆十分特殊 , 而且有两层漆 。 第一层漆是当时专门特制的生漆 , 这种生漆也只有王公贵族这般身份的人才用得起 , 生漆在遇到空气后 , 会自动变为黑色或红棕色 。

▲秦陵兵马俑近照
而第二层则为颜料漆 , 这种颜料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 , 附着力变差 , 而且在遇到空气后 , 便会自然脱落 。 颜料在千年的封闭环境里 , 发生了一定的化学反应 。 所以在显微镜的观察下 , 就会出现开花的现象 , 这也是保存兵马俑等文物颜料的难点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