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祖先是杂草?是的,而且现在还能见到这种杂草



玉米的祖先是杂草?是的,而且现在还能见到这种杂草


文章图片



玉米的祖先是杂草?是的,而且现在还能见到这种杂草


文章图片



玉米的祖先是杂草?是的,而且现在还能见到这种杂草


人类的文明史伴随着人类对其它生物的驯化史 , 而这种驯化既包括动物 , 也包括植物 。
人类驯化动物成为家畜 , 同时也将野生植物驯化为农作物 。 在很早很早以前 , 地球上并没有什么所谓的农作物 , 没有蔬菜、没有水果 , 也没有粮食作物 , 早期的人类祖先是依靠狩猎和捡拾野果为生的 , 所以有心理学家分析男性与女性之所以对待“逛街”这件事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 , 就与祖先的生存方式有关 。 在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之前 , 男性负责狩猎 , 女性负责捡拾野果 , 狩猎必须具有计划性 , 从狩猎地点到如何追踪、围捕都需要有所计划 , 而捡拾野果具有极大的随机性 , 需要边走边看边发现 , 而这种生存方式便刻在了基因里传承了下去 。

无论是狩猎也好 , 捡拾野果也罢 , 其实都是极不稳定且充满危险的 , 所以人类的祖先开始尝试将一些看起来不错的植物带回来进行种植 , 于是人类便逐步跨入了农业文明 。
我们现在看到的所有农作物都不是从一开始就有的 , 而是在漫长的时间里不断优化的结果 。 当一些植物中的某个个体发生了有益的随机突变 , 比其它个体更粗壮、更高大 , 或者是果实更多 , 它的种子便会被祖先们留存下来 , 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才有了如今这丰富适口的各类农作物 。 后来人类逐渐掌握了更多的农业知识 , 杂交技术也随之出现了 , 我们终于可以主动推进农作物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进化了 。

说到杂交就不能不提一个人 , 那就是袁隆平以及他的杂交水稻 。
每个人都知道袁隆平对人类所作出的贡献 , 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杂交水稻的诞生到底有多么艰难 , 为此袁隆平又付出了怎样的艰辛 。 杂交简单来讲就是将两个植物杂交 , 形成不同的遗传多样性 , 再通过筛选获得父母本植物的优良性状 。 这听起来是不是不复杂?是的 , 对于很多植物来说不复杂 , 但杂交水稻一直都是世界性难题 。 一个稻穗上有数百颗稻谷 , 每一个稻谷形成之前都是一个稻花 , 而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 , 每一朵稻花之中都有雌蕊和雄蕊 , 请问怎么杂交?难道手动去除每一朵稻花之中的雄蕊吗?关于杂交水稻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的 , 但言至于此已经能够清楚这件事情的艰辛与伟大了 。

有了杂交技术 , 人类可以加快植物的进化过程 , 但在杂交技术出现之前 , 特别是在人人刚刚进入农业文明的时期 , 一切只能靠天吃饭 , 只能等待植物的自发突变 。
说到植物的自发突变 , 就不得不提玉米 , 因为玉米在突变之后产生了一种极不利于自身延续的特征 。 在很早很早以前 , 玉米只是一颗杂草 , 而在某一时刻 , 某株杂草发生了基因突变 , 突变后的杂草变成了一种可供人类食用的农作物 , 它的果实 , 也就是玉米粒长到了主茎的周围 , 果实外原有的硬壳也消失不见了 , 但与此同时 , 它还获得了一项奇葩的技能 , 那就是玉米粒成熟后不会从主茎上脱落 。

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 , 有两件事是最为重要的 , 一个是生存 , 第二个就是繁衍 。
正是坚守着这两件事 , 物种才能够延续下去并变得越来越好 , 然而玉米的突变显然违背了“繁衍”的原则 。 植物的果实不会自行脱落 , 这会给繁衍增加极大的难度 , 发生了这样的突变 , 按理说只能走向灭亡 , 可玉米却留存了下来 ,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只有一个 , 那就是巧合 , 突变一发生 , 就被人类所发现了 , 从而变为了人类的农作物 。

事实上早在8000多年以前古印第安人就已经开始了玉米的种植 , 证据就是考古过程中发现的古印第安玉米文化遗迹 , 而根据植物学家的研究 , 玉米的突变就发生在大约8000年以前 。
【玉米的祖先是杂草?是的,而且现在还能见到这种杂草】那么玉米到底是由什么植物突变而来的呢?这个问题曾经困扰了科学家们很久 , 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了墨西哥假蜀黎和摩擦禾上 , 但具体是哪个始终没有定论 。 后来 , 分子生物学出现了 , 通过基因比对 , 终于确定玉米的祖先就是墨西哥假蜀黎 , 而这种杂草现而今还生长在美洲大陆 。 这其实是一件很令人惊讶的事情 , 因为从外观上来看 , 墨西哥假蜀黎与玉米基本毫不相关 , 很难想象 , 只是几个基因的突变就能够给植物的外在属性带来如此巨大的变化 , 自然真是太奇妙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