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第一个人”,是怎么来的?为何说大家的答案可能是错的?( 二 )



想要人类的基因得到传承延续 , 那么必须要存在着大量拥有相同或者相似基因的人类同时出现 , 才能在一代代的繁衍之下 , 使得世世代代的基因差异较小 , 从而出现越来越多的人类 。
如果是同一时间出现了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 也就相当于是亚当和夏娃 , 那么这两人之间也很难长久地繁衍下去 , 因为近亲繁殖极其容易导致后代产生较大的基因问题 , 对后代的智商、生理等情况都会有影响 。

虽然近亲繁衍也并不是百分百就会出现后代畸形 , 但父母两个人的基因DNA数量是极其有限的 , 子代的进化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 后代之间的基因差异性很小 , 彼此互相的繁衍更是会进一步增加近亲繁衍的危害 。

说不定根本连第一代都延续不下去 。 考虑到这一点 , 人类应该还需要保持大概1000人左右的种群数量 , 才不至于会因为近亲繁殖造成灭亡的危险 。
答案错误?实际上 , 所谓的“第一批人”其实也是错误的 , 因为根据进化论的说法 , 人类是从古猿慢慢进化而来的 , 它并非是忽然一下子从古猿变成了一个新的种族 , 而是在缓慢的演变过程里连续渐进地优胜劣汰和过渡 。

换句话说 , 根本不存在绝对的“第一个人”或者“第一批人”这样的定义 , 我们的回答或许一开始就错误了 。 我们不能简单地划出一个分界线 , 认为这条线以后就是人类 , 线以上就是古猿 。
科学界普遍将古猿到人类分成三个阶段 , 也就是古猿、类人猿和现代人类 , 通过分子生物学 , 我们可以得到古猿与人类的大体分离时间 , 也就是400万年到500万年之内 , 这个时期才有了较为现代的人类出现 , 但以往的也能说是人类祖先 。

从古猿到人类 , 漫长的时间里我们祖先身体内的基因在不断地发生着细微的改变 , 长期累积以后才产生了较大的变化 , 比如变得更加聪明 , 学会了文字和语言 , 来到树下生活直立行走 , 以及与古猿有了明显不同的体毛 。

在可能几百万年的一点点改变之下 , 人类才终于成为了现代的模样 。 或许在现在看来 , 古猿与人类有着显著的不一样 , 但是两者的过渡阶段却基本上都是没有较为清晰的分界点的 , 到底从哪里开始才能说是“第一批人”的出现呢?

是从树上走到了地面 , 是学会了利用工具 , 是懂得了打猎 , 还是学会了用火等等?我们其实并没有准确的定义标准 , 连分界也是我们自己划定的 。 那么我们可以换个角度 , 不再去纠结“第一个人”和“第一批人” , 而是去追寻人类的祖先 。
人类的祖先根据考古数据显示 , 大概出现在1400万年前到700万年前的腊玛古猿就是古猿分化出来的第一批类人猿 , 它们在当时已经有了较为像人类的性质了 , 极有可能是从猿科的古猿划分出来的最早人科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腊玛古猿也就是人类的先祖 。

然而一些学者认为根据分子生物学的结论 , 人类与古猿分化的时间应该是在500万年前左右 , 而腊玛古猿最晚的时间点在700万年以前 , 中间几乎存在大概200万年的空白期 。
也因此 , 最早的人科先祖依然存疑 , 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答案 。 而关于现代人的起源 , 科学界其实存在着许多争论 , 原本的非洲起源说也并非只是唯一的靠谱推理 , 还有不少的科学家们认可了多地起源说 。

前者认为世界上不管是黑种人、黄种人还是白种人 , 不管是非洲、亚洲、欧洲等各个国家的人民 , 其实都是很久以前非洲地区的智人 , 它们在当时入侵世界 , 消灭了当地居民取而代之 , 也就成为了现在的人类结构 。
同时 , 科学家们对1万2千条不同地区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 发现了在东亚人身上居然存在着与7.9万年前非洲祖先才有的遗传物质 。 也因此 , 他们认定这是因为在6万多年前 , 非洲祖先来到了东南亚地区 , 最终成为了现代东亚人的祖先 。

并且根据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技术 , 科学家们追踪只能母代传承的线粒体DNA , 最后发现原来世界上所有的人的线粒体DNA之间相差极其小 , 只有大概0.32%的平均歧异率 , 这意味着他们有一位大概生存在14万年前的“夏娃”(科学家命名) , 她所在的位置正是非洲 。

但是按照我国以吴新智院士为主的科学家们的研究显示 , 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有着较为连续且完整的古人类进化证据 , 形成了从直立人到智人再到现代人类的进化链 , 它们彼此之间都存在明显的文化过渡 , 完全没有外来人类入侵造成的文化中断现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