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养生妙招 教你小长假如何健康度过

目录:
第一章:端午节养生妙招 教你小长假如何健康度过
第二章:养生:中医告诉你端午节养生保健8件事
第三章:端午节养生保健注意什么
明天就是端午节小长假的开始 , 你想过端午节如何健康度过吗?端午如何养生?端午节养生保健注意什么?下面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些端午养生方法 , 快去看看了解下吧 。
端午节养生妙招 教你小长假如何健康度过
端午节小长假 , 如何过得安“心”和舒“心”呢?专家提示 , 放假时应该规律生活作息 , 不要安排太多的应酬 , 此外 , 饮食上避免暴饮暴食 。
今年的端午佳节马上就要到了 , 3天的小长假让不少人早早就计划着各种出游计划、游乐计划了 。然而 , 很多人却有这样的经历和体会 , 本想在节假期里好好玩玩 , 与亲朋好友聚聚 , 快快乐乐的过个节 , 却不料到节假日过后无精打采 , 身心俱疲 , 一些本有疾患的人常常容易犯病 , 特别是一些心脏病人的风险更大 , 这是为什么呢?心内科专家表示 , 节假日期间 , 人们即使出现一些不良症状 , 也往往会因为节假日的其它安排而拖延治疗 。同时 , 节假日期间精神压力增加 , 容易大量进食、过度喝酒 , 减少体育锻炼 , 暂停服药等因素也会增加节假日心脏病病发作的几率 , 所以心脏病患者在假期要注意心脏病别被诱发出来 。
有数据显示 , 81%的被调查对象在节假日期间会选择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 这使他们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另外 , 有62%的被调查对象在假日期间大吃大喝 , 48%的人感到压力增加 , 29%的人减少或者停止体育锻炼 , 25%的人增加吸烟量 。
在端午节 , 粽子是必不可少的两道节日美食佳品 , 相信不少人都对此垂涎欲滴 。专家表示 , 佳品虽好 , 不能贪吃 , 这是因为粽子这种食品 , 也是一种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 。糖尿病、肾病、高血脂、高血压患者以及老人、儿童如果饮食不慎 , 会在端午节罹患上“粽子病” 。甚至一些年轻人 , 或者平时比较健壮的人 , 由于对自身体质的过于自信 , 忽视了对疾病的预防 , 也会引发“粽子病” 。此外 , 有些地方习惯在端午节吃咸鸭蛋 , 而咸鸭蛋中盐份和胆固醇含量很高 , 患有心脑血管病人、高血压、高血脂病人都不适宜多吃 。
所以 , 专家提醒 , 节假日期间要合理安排时间 , 切不可豪饮暴食 , 因为食之不当也会伤人 。除此之外 , 以糯米做主料的粽子不易消化 , 过食会因伤脾胃而引起腹胀、腹泻等症状 , 因此 , 老人、孩童及消化功能差的人群不可贪吃 。即便是脾胃功能健强者 , 也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 。
养生:中医告诉你端午节养生保健8件事
1、吃粽子 。
端午节粽子主料:糯米 , 为禾本科草本植物糯稻的种子 。味甘、性温 , 入脾、胃、肺经;具有益肺气、补中益气 , 健脾养胃 , 止虚汗之功效 。(糯米有收涩作用 , 对尿频 , 盗汗有较好的食疗效果 。)主治:脾胃虚弱 , 体倦乏力 , 少食 , 腹泻;气虚自汗 。竹叶甘 , 淡 , 寒 。主治:热病心烦口渴 , 咽喉炎 , 口腔炎 , 牙龈肿痛 , 心火织盛引起的口舌生疮 , 尿少赤黄色 。还可以清热除烦:用于热疡烦热 , 心烦不寐 , 小儿夜啼 。另配料可以随意选用 , 有大枣、榛子、苡米、花生、莲子、芡实.....也都有滋补保健 。
2、挂香囊 。
我国很多地方有端午节挂香囊的习俗 , 也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自制端午香囊用到的中药有苍术、藿香、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白芷 , 每味各两克 , 另外再加1克丁香 。将这几味中药研细 , 然后放在致密的布袋中 , 缝合好 。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际或肚脐处 , 也可以把香囊挂在门口、室内或车内 。这几味中药 , 中医认为有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通九窍的功能 , 从而起到防病的作用 。
3、喝雄黄 。
酒医史渊源《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 , 屑蒲根 , 和酒饮之 , 谓之雄黄酒 。我国民间有“早端午、晚中秋”之说 , 认为辰属龙 , 辰时正是群龙行雨之时 , 在端午节早晨摆雄黄酒宴 , 是百姓企盼出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制备雄黄酒的方法很简单 , 用于成人饮用的 , 则取微量经过水飞处理的雄黄细粉 , 现行药典规定内服用量为0.05克~0.1克放入一只小碗或小杯中 , 再加入15毫升~20毫升白酒 , 用筷子将其搅溶 , 再将上层带有微红黄色的酒液倒入定量白酒中 , 碗底或杯底的沉淀物则弃之不用 , 饮用量约15毫升左右 。
4、赛龙舟、洗龙湫水 。
龙湫水也就是龙舟竞渡过的水 , 人们认为那是好水、活水 , 故常有喜喝龙湫水、洗龙湫水浴的习俗 , 民间也就有“五月节洗龙湫水”的俗语流传 。
5、悬艾叶菖蒲 。
民谚说:“清明插柳 , 端午插艾” 。在端午节 , 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家家都洒扫庭除 , 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 , 悬于堂中 。中医学上以艾入药 , 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 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 , 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6、煮大蒜 。
大蒜是一种中药 , 味辛甘 , 能杀毒灭菌 , 熟食能清肠胃毒素 , 疏通血脉 。端阳节早晨 , 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煮食新蒜头 , 以疏通血脉 , 消毒灭菌 。买房 , 购房 , 装修论坛 , 房产论坛4 k) u) W9 \( B( e
7、滚吃鸡鸭鹅蛋 。
全国各地均为流行 。端午早晨 , 东北一带是由长者将煮熟的鸡鸭鹅蛋放在儿童的肚皮上滚动 , 然后剥皮让儿童吃下 , 据说这样做可免去儿童的肚子疼 , 实则为节日的一种嬉儿游戏 。
8、驱五毒 。
五毒是指蝎子、蜈蚣、毒蛇、虾螈、壁虎五种毒虫 。“端阳节 , 天气热;五毒醒 , 不安宁 。
中医提醒:雄黄酒不宜多饮极易中毒
雄黄 , 作为药用 , 历史悠久 , 其药性辛苦、温 , 有大毒;归肝、胃、大肠经;主要是外用于杀虫、解毒 , 治疗痈肿疔疮、湿疹疥癣、蛇虫咬伤 。
《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 , 屑蒲根 , 和酒饮之 , 谓之雄黄酒 。”传统饮雄黄酒的习俗是一种恶俗 。在南方地区百姓用雄黄酒涂抹在小孩面庞、耳鼻、额头及手足心等处 , 目的也是使孩子们免受毒虫、蛇蝎伤害 。
雄黄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有毒的二硫化砷 , 加热后经化学反应变成三氧化二砷 , 也就是砒霜 。众所周知 , 砷是剧毒物质 , 毒性极大 。人如果误服 , 5~50mg即可引起急性砷中毒 , 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水样大便 , 便中带血 , 同时伴有肝、脾、肾功能损害 , 血压下降和循环衰竭 , 甚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意识模糊、昏迷等 。外用则不宜大面积涂擦及长期持续使用 。中毒后的急救方法 , 生甘草1份、绿豆2份 , 煎浓汁频服 。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
端午节养生保健注意什么
我国传统的民俗节日端午节 , 又称“端阳节” 。除了吃粽子、划龙舟外 , 端午节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 。因为此时天气日渐炎热 , 蚊虫苍蝇滋生 , 被称为“恶月”或“百毒月” 。古人还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 , 可以说端午节蕴藏着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 。
中草药避毒祛邪
说端午不得不话艾草 。它是一种药用植物 , 艾叶味苦 , 微温无毒 , 有温气血、逐寒湿之功 , 又有芳香避秽之能 。据说 , 民间有“悬艾人 , 戴艾虎 , 饮艾酒 , 食艾糕 , 熏艾叶”的民俗 。有的人家在堂屋、床头等处也挂上艾草 。端午时节空气潮湿 , 而艾叶的芳香清新 , 能祛除毒气 , 除污浊 , 净化空气 , 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 起到消毒预防疾病的作用 。民间有种说法:艾草可以治百病、招百福 , 挂在门上可以祛除各种毒物 , 使人身体健康 。所以古人称“艾”可以“避邪” , 至今有“家有三年艾 , 郎中不用来”之说 。
此外 , 端午节常用的中草药还有菖蒲、青蒿、香茅、柚叶等 , 一起用水煎后当茶饮用 , 或者泡酒饮用 , 都有很好的保健疗效 , 可以预防疾病 。
运动通调气血
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 , 天气较烦闷 , 假如工作压力大 , 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不顺 , 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 。情绪的变化 , 会影响脏腑的功能 , 亦可导致精神疾患 , 如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 。夏季养生 , 宜使脾胃心肺之气调顺 。所以除了药物、食疗及平和心态外 , 也应同时加强运动 。全身气血畅通 , 可增益心肺功能 , 调理脾胃代谢 , 通调气血循行 , 忧郁情绪也随之化开 。
综上所述 , 在端午节之际 , 吃粽子以食疗食补增加营养 , 挂艾蒿以清洁消毒避邪 , 喝雄黄酒以加强自我保护 , 划龙舟以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 实为一套系统的养生健身体系 , 从此也可看出祖国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
饮食强身防病
古代过端午还有饮雄黄酒的风俗 。在“本草”中对雄黄的药性早有记载 , 雄黄性辛温 , 具有解虫蛇毒、燥湿、杀虫功效 。因为端午节后即进入炎热季节 , 各种病菌随气温升高而滋生 , 此时用雄黄杀虫解毒防病最为适时 。
每年到端午节这一天 , 人们都有吃粽子的习俗 。相传它起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五月初五投汨罗江殉国 , 以寄托对这位爱国诗人的哀思 。久而久之 , 便形成了国人到五月初五食粽子的习俗 。北方的江米小枣粽子 , 以甜味素食凉吃为主 。而南方则可分苏式和广式两大类:苏式粽子有糯米、赤豆、豆沙等素粽及鲜肉、火腿等荤粽;广式粽子则大多偏于荤食粽 , 有叉烧蛋黄、猪油豆沙、鲜肉蛋黄粽等 。
尽管我国南北方的粽子风味、特点和做法不同 , 但都以糯米和粽叶为主料 。祖国医学认为 , 糯米是粮食中的佳品 , 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据“本草”中的药性分析 , 糯米味甘性平 , 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 。粽子的配料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如小枣、赤小豆、绿豆等具有补血安神、利尿排毒的功效 , 而火腿、鸭蛋黄、鲜肉等都是营养丰富的食品 。更值得一提的是 , 用来包裹粽子的粽叶更有讲究 。北方大多用芦苇叶 , 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 , 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 。如: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 。
端午正值立夏之后 , 食粽能于清淡中平补 , 在平补中清化 , 确实是一个适时的食补、食疗的绝妙处方 。当然 , 食用时也应有所节制 , 糖尿病者、老人及小孩不宜多吃 。
【端午节养生妙招 教你小长假如何健康度过】总结:要想过一个开心健康的端午节 , 大家不仅要在饮食上多注意 , 而且不可“玩的过火” , 要知道健康是第一位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