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民|基因科技“国家队”:高科技助力内蒙古乡村振兴

(新春走基层)基因科技“国家队”:高科技助力内蒙古乡村振兴
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21日电 题:基因科技“国家队”:高科技助力内蒙古乡村振兴
作者奥蓝
“今冬牛肉价1斤超40元 , 大家都高兴坏了!”临近新年 , 内蒙古各地牲畜买卖陆续收官 。 乌尼孟和是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畜牧改良站的工作人员 , 近年来一直在配合内蒙古大学教授李光鹏团队作科研 。
“他们分析出蒙古牛的肉究竟哪里好:品质好 , 产肉量高 , 适应阿拉善的恶劣生态环境 , 同时还能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 。 ”21日 , 乌尼孟和兴奋地接受了采访人员采访 。
在学术圈 , 李光鹏是“大牛” , 主持负责多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 。 他的科研成果包括获取世界首例初级、次级卵母细胞纺锤体互换哺乳动物;创制世界首例克隆骡子 。
在内蒙古乡村振兴进程中 , 李光鹏是“引路人” 。 十几年来 , 他在以农牧业为支柱产业的内蒙古 , 利用基因、克隆技术来保护、开发和提升内蒙古当地特色种畜资源 。
“高校存在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帮助属地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卡脖子’的难题 。 ”李光鹏告诉采访人员 , 家畜种业是一项长期发展的产业 , 需要国家顶层规划、大量投入和时间 。 “我们的克隆技术、基因技术在世界范围都是领先的 。 这些年来 , 我就是想让农牧民享受到科技红利、改善生活 。 ”
多年来 , 李光鹏率领团队与内蒙古本地农牧企业、民间机构等合作 , 探索出一条产学合作的乡村振兴路 。 该模式已成功应用于乌兰察布、锡林郭勒、兴安盟等地 , 效果都不错 。
“我们规划 , 当地民间机构推广、实施、辐射农牧民 。 ”在这条链条中 , 大家各司其职 , 分工明确 。 科研团队负责科技研发与创新 , 企业负责筹措资金、协调当地资源、将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 农牧民负责后续的规模化养殖 。
“这是一个台阶式的合作关系 。 最终大家都受益 。 ”内蒙古丰东知盈牧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宁5年前与李光鹏团队合作 , 培育适合当地、乳肉两用的奶绵羊 。 目前企业已建立起4000余只规模的奶绵羊种群场 , 这也填补国内无奶绵羊品种的空白 。 “我们尊重知识 , 李老师尊重我们的劳动 。 我们谁都离不开谁 。 ”
农牧民们不懂科技 , 打动他们的是效益 。 在阿拉善 , 一头蒙古牛的出栏体重从之前的平均200公斤提升至400公斤 , 产肉率提升1倍以上;在乌兰察布 , 3000余户牧民依靠种羊克隆技术 , 年收入从5至6万元提升至12至15万元;在巴彦淖尔 , 探索奶牛肉用 , 推广肉牛近4000头……
【农牧民|基因科技“国家队”:高科技助力内蒙古乡村振兴】“面对牧民时 , 我们不会讲高深的生物知识和大道理 , 而是用他们能听懂、感兴趣的语言来沟通 。 ”李光鹏感慨说 , 牧民关注的是产仔率、成活率、长膘速度和产生的效益 。
在阿拉善 , 李光鹏每年要带领团队来调查蒙古牛的分布 , 采样观察血样、肌肉组织、繁殖性能、子宫等发育情况 , 之后研究不同的基因如何在牛体内运转 。 农牧民要做的是配合团队用科学的方法养牛 , 之后把牛卖掉挣钱 。
“集体化养殖时 , 疏于管理、现代技术介入不高 。 ”目前李光鹏的科研团队共9人 , 一些骨干是他的博士 。 苏广华是其中之一 , 每年有近百天扎根基层 。 “我们要做的 , 就是利用现有的生物技术 , 改变农村牧区的这种情况 。 ”
如今 , 在内蒙古的广大草原牧区还成长起一支牧民科技员队伍 。 “最初是我们团队下去帮牧民们体外受精 , 现在他们自己做 。 ”李光鹏谈及变化 , 滔滔不绝 。
日前 , 作为一名无党派人士 , 李光鹏还获得“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评选”中的“先进个人”称号 。 “很高兴 , 但是不意外 。 因为这是我一直都在做的 。 学者嘛 , 就是应该这样 。 ”
“乡村振兴需要高科技的支撑 。 其实 , 我们科研学者更需要走出实验室 。 ”李光鹏深有感触 。 “我们的科研方向和课题都来源于牛棚、羊圈和草原 , 我们不能总拿实验室和小白鼠说话 。 ”
“像胚胎、IVF、常规体外受精等常规、偏实际应用的技术 , 在实验室会被认为重要性和研究意义相对较小 , 竟然是企业和农户都非常需要的 。 ”杨磊是实验室的最年轻的研究员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常年的野外调查修正了他的不少“偏见” 。
“从未来长远来说 , 我们未来的发展空间还有很大 。 比如种畜的改良方向上 , 目前 , 农牧民很期待有适合本地养殖的优良品种 , 同时很渴望能有指导他们实际操作的技术和理念 。 ”常年的田野调查使苏广华更加坚定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 “这也是我们从事科学研究的价值所在 , 面向地区发展的需求 , 解决实际问题 。 ”(完)
编辑:杨晓凡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 , 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专题
更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