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丰清营捍疟法的作用与功效

清营捍疟法
【来源】《时病论》卷之五 。
【组成】连翘一钱五分,去心竹叶一钱五分扁豆衣二钱青蒿一钱五分木贼草一钱黄芩一钱,酒炒青皮一钱五分
【用法】加西瓜翠衣一片为引 。
【作用与功效】清解暑热,和解少阳 。
【主治】暑疟,恶寒壮热,口渴引饮,或着衣则烦,去衣则凛,肌肤无汗,必待汗出淋漓而热始退,脉来弦象,或洪或软 。
【方解与方论】
本证因暑热内伏少阳,内扰心神所致,故用青蒿、木贼、黄芩、青皮清解少阳,连翘、竹叶、西瓜翠衣清心凉膈,扁豆解暑化湿 。
雷丰云:“暑气内舍于营,故君以翘、竹清心,却其上焦之热 。臣以扁衣解暑,青蒿祛疟 。佐以木贼发汗于外,黄芩清热于内 。古云疟不离乎少阳,故使以青皮引诸药达少阳之经,瓜翠引伏暑透肌肤之表 。”
【验案精选】
(一)孕妇暑疟
雷某某,女,26岁,1967年8月6日初诊 。妊娠六月,现值夏秋之交,
忽感恶寒壮热,头痛如裂,口渴引饮,着衣则烦,去衣则凉,汗出热退,每日发作一次,发有定时,饮食欠佳,精神不振,舌淡红,苔心黄,脉弦滑 。查血检出疟原虫 。病人因有习惯性流产史,惧服奎宁,求治于中医 。初投小柴胡汤加常山、草果等,三剂无效,遂改用本法加减:青蒿20g,淡竹叶、扁豆衣、连翘、木贼草、黄芩各10g,西瓜翠衣1角 。1剂后寒热缓解,3剂后热退,诸症大减,唯神倦纳差,再以清暑益气之剂调理而康复 。
按王孟英云:“风寒之疟可以升散,暑湿之疟,必须清解 。临床治疟,对风寒正疟,可用小柴胡汤加减,而暑湿时邪致疟,当用本法化裁 。方中青蒿苦寒芬芳,既可清透少阳之邪,又有祛暑截疟之功,且无堕胎之虑,实为孕妇截疟之良药,但需有暑湿见症 。[杜勉之.运用清营捍疟法一得.中医杂志,1984,(2):76] 。
(二)伏暑类疟
张某某,男,42岁,1982年9月5日初诊 。素有暑湿内蕴,感凉后恶寒发热,咳嗽微渴,胸闷纳呆,予抗菌素3天,反高热达39℃,某医院诊为“风热外感”,投以银翘散加减未效,继则寒热如疟,发无定时,又予小柴胡汤加减仍未中的 。现恶寒壮热,体温40.5℃,入暮尤甚,天明得汗诸恙稍缓,口渴引饮,心烦不寐,尿赤便溏,面色潮红,舌边红,苔灰白,脉弦滑而数 。证属伏暑类疟,投予本法加减:青蒿20g,淡竹叶、连翘、黄芩、生石膏各10g,青皮、木贼草、甘草各5g 。2剂后热减,体温降至38.6℃ 。4剂后热退,诸恙悉平 。
按病人暑邪内蕴,至仲夏复感新凉,引动伏邪而发,初在卫气,暑湿相混,类似感冒,但因暑湿在里,非比风寒之邪一汗可解,湿热之气投凉则安,故用辛凉解表之剂无效 。迅即邪陷少阳,暑湿化燥,内舍于营,选用本法,清气凉营,解暑透热,药中病机,故投药六剂,病即霍然 。[杜勉之.运用清营捍疟法一得.中医杂志,1984,(2):76] 。
(三)暑人心营
陈某某,男,28岁,1973年7月15日初诊 。时值酷暑,于烈日下劳动,
感头晕且痛,全身不透,翌晨突然寒战高热,大汗淋漓,汗出热减 。某医诊为“疟疾”,投氯喹等药,反增恶心呕吐,口苦咽干,又予小柴胡汤加减,寒热反剧,入夜尤甚,头痛欲裂,夜寐不安,遂来门诊 。诊见恶寒壮热,体温40.5℃,神倦嗜睡,尿赤便干,面色潮红,舌红少苔,脉虚数 。证属暑入心营,予本法加减:青蒿20g,生石膏、生地各15g,扁豆衣、淡竹叶、银花、连翘、黄芩、玄参、麦冬各10g,青皮5g 。2剂后体温降至38.5℃,5剂后痊愈 。
按本例初起误诊为疟疾,投氯喹后反致胃气上逆,继又误予小柴胡汤,致使暑湿化燥伤阴,内陷心营,病情日重 。此证不同于热闭心包之神昏,万不可误投三宝之类,恐易引邪深入 。[杜勉之.运用清营捍疟法一得.中医杂志,1984,(2):76] 。
【临证提要】
【雷丰清营捍疟法的作用与功效】本方主治暑疟,适用于暑热内伏少阳扰及上焦胸膈者 。雷丰于渴甚者,加麦冬、天花粉 。杜勉之认为,寒热、烦渴、脉弦或洪为本方使用要点,可供参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