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皇后 做了半世女俘 迷倒六个君主( 三 )


突厥的义成公主,从窦建德手上要走了萧氏 。20年前,杨坚把这位宗室之女(义成公主),嫁给了启明可汗 。后来,丈夫死了,义成公主便改嫁“儿子辈”的始毕可汗、处罗可汗和颉利可汗 。从杨广那儿论,义成公主得叫萧氏一声“嫂子” 。姑嫂重逢,也算有了依靠 。
《隋书》对此一笔带过:“突厥处罗可汗遣使迎后于洺州(今河北广平),建德不敢留,遂入于虏庭 。”不管情愿不情愿,萧氏就这么身不由己地走了 。一个孤苦伶仃的落难寡妇,没有挑拣的权力,命把你推到哪儿,就落到哪儿 。谁都能猜到,可汗身边的女人必须无条件地“从其胡俗”,萧氏和义成公主共同被纳入了处罗可汗的寝帐 。后来,处罗可汗死了,姑嫂两个又顺理成章地嫁给他的弟弟——颉利可汗……
萧氏早就断了重返长安的念头 。既然已经国破家亡,江南春雨、中原杏花对自己还有什么意义呢?不如在这荒蛮的塞外了此残生吧 。所幸,还有个小孙子杨正道做伴儿 。杨门骨血,是她最后的一点儿安慰了 。
我还是皇后吗?
寡妇门前是非多,多得后人都难以承受 。公元630年,年届花甲的萧氏,含泪回到长安 。此时,突厥大败,义成公主死了,颉利可汗遭擒 。按理说,萧氏仍属“战俘”,但她特殊的身份,居然赢得了大唐的礼遇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归唐之后,她竟把李世民卷进了是非漩涡 。
【萧皇后 做了半世女俘 迷倒六个君主】《旧唐书·太宗本纪》载:“四年春正月乙亥,定襄道行军总管李靖大破突厥,获隋皇后萧氏及炀帝之孙正道,送至京师 。”萧氏归来,李世民给足了面子 。一来,两家“亲上亲”,杨广是李世民的亲表叔,李世民还娶了杨广的女儿大杨妃,从哪儿论,萧氏也算长辈;其二,李世民的智囊萧瑀,是萧氏的亲弟弟,给臣子一个天大的面子,有什么不好呢?《北史》里说:“(萧氏)归于京师,赐宅于兴道里 。”看来,李唐很愿意奉养这位前朝皇后 。
坊间文人,更愿就此说风凉话,很多笔记都收录了相似的典故:李世民破格举行了一场盛宴,为萧氏接风 。以贞观时代的标准,那种规格,连皇帝都觉得有些铺张 。李世民笑呵呵地问萧氏:“您以为眼前的排场比隋宫如何呢?”
这个档次,压根儿不能和隋宫相比 。当年夜宴,廊下悬挂着上百颗硕大的夜明珠;殿前篝火几十堆,烧的尽是上好的檀香木,据说每晚都要烧檀香木二百车……萧氏不动声色地答道:“陛下乃开基立业之君,怎可与亡国之君相比!”这句话,贞观天子非常受用,由此李世民更加善待这个饱经沧桑的贵妇人 。
长安城里的萧氏,深居简出,又孤独地生活了18年 。鬓边白发,迎风而起,她浑浊的眼里,一遍一遍地闪过纯情时代的影子 。偶尔,唇边也泛起一丝苍凉的笑容……
“(贞观二十二年)庚子,隋萧后卒 。诏复其位号,谥曰愍;使三品护葬,备卤簿仪卫,送至江都,与炀帝合葬 。”《资治通鉴·唐纪》如是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