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太监 竟是一步步被逼熬出来的
如果要问,在我们今天熟悉的明朝题材古装剧中,扮演反派角色最多的明朝职业是什么?绝大多数人的答案,恐怕只有一个——太监!
看看诸多古装题材的明朝剧,尤其是武侠剧就知道了 。虽然里面偶尔也会有几位有良心的好太监,但绝大多数时候我们碰到的,一定都是作恶多端的坏太监 。而且级别越高的坏人,也大多都是级别越高的太监 。在里面贪污几个钱,练几招神功,杀几个忠良,祸害几方百姓,对这帮人而言都是家常便饭 。而且越是坏事做绝了的,还越是不容易恶贯满盈,经常是被正派人物围攻,却怎么杀也杀不死,把人恨得牙根子直痒痒,冲上去咬死他们的心都有 。
而放在许多后人对明朝历史的印象中,太监,也自然而然的成了这样一群人:啥好事都不干,啥坏事都干的欢 。啥钱都敢贪,啥人都敢杀 。皇帝是他们连蒙带骗教坏的,大明江山也是他们吃喝嫖赌祸害没的 。要找大明王朝灭亡的罪人,这帮人第一个跑不了 。
如果再对比一下历史记录中的诸多情景,会发现这样的印象也不无道理,在明王朝每一件比较丢脸的事情,甚至每一段比较丢脸的年代里,我们都可以很轻而易举的,从中揪出一个或者多个十恶不赦的太监来 。比如从土木堡之战的惨败中,我们可以揪出王振,从明宪宗朱见深近二十年不上朝的懒惰中,我们可以揪出汪直,从明武宗朱厚照一生的荒唐享乐中,我们也可以揪出刘瑾,从木匠皇帝朱见深极品的作风中,我们更揪出了魏忠贤 。这四个人,便是明朝大名鼎鼎的四大权阉,至于其他的时代,其他丢脸的事,我们若想从中揪出几个因此招我们恨的公公,翻翻官修明史就会发现,那会像一抓一大把般容易 。
只是,明朝的宦官们,真的有这么大的能量,强大到可以为一个王朝的灭亡负全责的地步?
姑且算这是真的吧 。只是,假若是真的,那么对于每一个穿越到明朝,同时又怀着报国之梦,渴望建功立业的有志青年们来说,这些“权阉”们,恰恰将是他们面对的最直接,也最为强大的对手 。
要想战胜一个对手,就要首先了解这个对手 。所以要战胜太监,就要首先了解太监——明朝的太监 。他们的组织机构,他们的典型人物,最重要的,他们为什么会变得如此强大?
在许多人眼中,那些后来如雷贯耳的“权阉”们,他们的发迹之路,是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的 。难在那成为太监的要命一刀,而容易在于熬过这一刀后,机缘巧合拍对了某位实权人物(皇帝或者皇妃)的马屁,从此摇身一变,从一文不名身份卑微,变成呼风唤雨权倾朝野 。很无耻,却也很幸运 。
然而对于每一位“权阉”而言,在他们看似很无耻很幸运的发迹之路背后,却都有着鲜为人知的,很艰难很辛酸,如炼狱一般的拼杀 。要了解这鲜为人知的拼杀,却需要先了解他们拼杀的战场——明朝的宦官制度 。
明朝的宦官制度,在各级官职名称,以及整个行政体制上,都与前朝有极大的不同 。原因在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最为忌惮的事情之一,便是宦官专权 。所以在明朝建国后,即使是宦官中品级最高者,也不过四品,俸禄不过禄米一石 。同时内宫宦官的权力分配,也极度细化,号称内监二十四衙门,分为十二监,四司,八局 。如此庞杂的机构,也令宦官权力极难统一 。这一条对于整个明朝宦官力量的消长,可谓贯穿始终:尽管朱元璋“禁止宦官干政”的愿望成为泡影,但他的宦官制度设定,却至少保证了一件事:细化庞杂的宦官机构,使宦官权力自身也难于统一,如唐朝宦官那样大权独揽,甚至操纵皇帝如木偶的闹剧,在明朝根本没有可能 。
也正是这样的现实,确立了明朝历代权阉们唯一的人生追求:操纵皇权不指望,借皇权狐假虎威才是真 。
可对于每一个初入行的宦官来说,即使是这样的梦想,也是前路漫漫,艰险重重的 。如果说升官如爬山,那么从底层宦官,爬升到宦官中的顶层,则更像是爬喜马拉雅山 。其艰难之处,正在于明朝宦官制度机构冗杂,等级森严的体系 。
这个体系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山头多,所谓的“衙门”,最高官职不过四品,山头却有二十四个,这其中的十二监,分别为司礼监,御用监,司设监,内宫监,神宫监,御马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 。另外还有“四司”,分别是惜薪司,钟鼓司,宝钞司,以及“八局”,分别为兵仗局,银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 。上述机构,合称为“二十四衙门”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