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殿试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是殿试
殿试,为宋(金)、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之一 。又称:“御试”、廷试”、“廷对”,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 。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 。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等第 。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 。由武则天创制,但尚未成定制,宋代始为常制 。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进士中一甲三人,殿试后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他进士,按殿试、朝考名次,分别授以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等职 。
最早的殿试始于北宋开宝六年(973),宋太祖于讲武殿策试贡院合格举人,并颁定名次,自此始为常制 。北宋初年的科举为一年一度的两级考试,一级是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二级是由礼部在开宝寺内贡院举行的“省试” 。后改为每隔一年或两年举行一次,最后改为每3年举行一次 。第一次殿试共录取进士、各科及第者38人 。
【中国最早的殿试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是殿试】元无殿试 。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揭秘历史上最真实的反清复明以及失败原因
- 揭中国古人身份证 竟带防伪标识
- 汉朝时期的西域国 最小的国家只有27户194口人
- 揭秘中国古代的女囚坐牢就失去贞操的潜规则
- 小说《西游记》中最美的女儿国国王 红颜似水
- 猪八戒白胖形象错了 专家:明代中国没白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