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神奇小国黎巴嫩 没有总统却可以正常运转

一个国家没有总统,这个国家是不是就会混乱不堪了呢?有的国家肯定会乱套,但对于素以“小政府,大社会”著称的黎巴嫩来说,似乎也算不上什么大事儿
说起中东,难免令人惶恐,然而在亚洲中南部,地中海东部沿岸,有一个中东国家却一直给人一种神秘感,令人向往 。它就是遍布着如“中东小巴黎”贝鲁特、世界最壮观的罗马帝国遗迹巴勒贝克、幽深的基督教圣谷修道院等一个个世界遗产的黎巴嫩 。然而,如今的黎巴嫩还有一个怪现象 。2015年6月3日,黎巴嫩议会宣布:由于当天举行的议会总统选举投票人数未达2/3以上,选举被迫推迟 。这是自2014年4月以来,黎议会总统选举第24次被推迟 。时至今日,又是两个月过去了,黎巴嫩总统的位子依旧空着,总统职权只得继续由内阁代理 。
没有总统的日子一个国家没有总统,这个国家是不是就会混乱不堪了呢?有的国家肯定会乱套,但对于素以“小政府,大社会”著称的黎巴嫩来说,似乎也算不上什么大事儿 。实际上,在黎巴嫩人眼中,很多时候有没有总统、有没有政府区别都不大,反正,黎巴嫩的公共服务都很难让人满意 。自1975年内战爆发以来,黎巴嫩人就再也没有享受过24小时不间断的电力供应了 。很多公共场所,如酒店、餐厅、学校、医院,甚至是居民楼都不得不借助于备用发电机 。很显然,政府没能履行应尽的指责 。于是,一部分黎巴嫩人决定自己动手 。去年12月,位于黎巴嫩首都东北部的扎赫拉市宣布,该市和邻近的贝卡谷地的18个村庄集资兴建了一所发电站,将并网发电,这些地方的居民将有幸享受到在大部分国家司空见惯但在黎巴嫩算得上是独一无二的24小时持续电力供应 。
消息一出,皆大欢喜 。然而,原有的电力供应商可不干了,他们认为新的电站抢了他们的生意——虽然他们自己提供的电力服务价格高、质量差,但是他们绝对不能允许有人涉足自己的生意 。于是,他们动手了,而且采取的手段很卑劣:派人焚烧轮胎封锁地区的主要道路,以示威胁 。紧接着,今年2月,隶属当地扎赫拉电力的多个变电站遭到破坏 。在这些设施彻底修复前,当地居民又不得不向原有的电力供应商购电 。今年5月,笔者陪同黎巴嫩旅游行业协会负责人代表团访华时,代表团里的黎巴嫩旅行社工会委员会委员、外联部主管苏海尔的家和旗下一家餐厅就在扎赫拉 。笔者问起这个事情后来怎么解决的,苏海尔说后来军队介入了,现在一切已经趋于正常 。他说,原来我的餐厅一个月要交800美元的电费,每天只能断断续续地用电12个小时;现在我每月交200美元电费,享受到的是24小时不间断、电压稳定的供电 。这一切幸运和不幸都发生在没有总统的日子里,很难说得清黎巴嫩人心里到底有多期盼总统的再次降临 。因为就算是有总统的日子,议会也已经多年没能出台有实质意义的立法条款了 。然而不管怎么说,没有总统的消极影响还是在越来越多地显现 。
中东文化遗产集中地一个国家政治生活正常运转有时并不能解决太多实际问题,但正常的政治环境是在传递一个信号,让人们在看待这个国家时多了一份信心 。对于一个邻国已经内乱4年多,外溢效应不断显现的国家来说,黎巴嫩国内脆弱的政治共识,以及由此造成的总统职位的空缺,对于国外投资者而言是不折不扣的减分项,更不用说对其赖以为生的旅游业了 。黎巴嫩的旅游业兴起于100多年前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晚期,目前约占GDP的20%,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文化旅游、历史旅游、环境旅游、会议旅游、医疗康复旅游、教育旅游、美容整形旅游等体系完备的旅游产业 。在年景最好的2010年,黎巴嫩一年接待的外国游客达230万人,这对于一个国土面积仅1.04万平方公里、人口400多万的国家而言实属不易 。然而,好景不长,根据阿盟的最新数据,在众多不利因素的合力作用下,2013年这一数字下降到了127万,近乎腰斩 。近年来黎巴嫩公共债务持续增长,已经超过GDP的200%,多半是拜之所赐 。黎巴嫩气候宜人,四季分明,一年中甚至有那么一段时间能够实现前脚在山上滑雪,下山就可以下海游泳,位列中东地区自然环境最优越的国家行列 。黎巴嫩历经腓尼基、古希腊、古罗马、阿拉伯、奥斯曼土耳其等多个文明,除了大量历史古迹、星级酒店、博彩(中东地区唯一的赌场就在黎巴嫩)等娱乐设施外,还有多个雪松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与此同时,黎巴嫩的酒店和旅游管理的高等和职业教育在中东地区乃至整个阿拉伯世界也是首屈一指,专业的酒店管理和服务人才遍布中东地区和非洲大陆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黎巴嫩的餐饮,这也是让黎巴嫩人引以为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黎巴嫩人的主食是鸡肉、羊肉及蔬菜,因此黎餐六成菜式都以蔬菜为主 。一切讲求“纯净”,是黎餐的最大特色 。黎巴嫩餐饮娱乐工会副主席哈立德·纳扎哈在与中方合作伙伴交流中多次表示,黎餐是阿拉伯美食的基本构成部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