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历代神奇诗歌预言基本上都灵验了

纵观中国历史,似乎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 。从周朝的《乾坤万年歌》,汉朝的《马前课》,唐朝的《推背图》,宋朝的《梅花诗》,再到明朝的《烧饼歌》,每一个汉人统治的长治久安的朝代都会给我们留下一个准确而系统的预言 。更为神秘的是,从周朝的姜子牙,汉朝的张良,唐朝的徐懋功、李靖,宋朝的苗光义,再到明朝的刘伯温,每一个真命天子的身边谋臣又都是道士 。
这似乎是每一个古老民族留给我们的共同神话,也是千古以来最神秘的预言 。神何时回来?在这段等神归来的日子里,人类社会将发生什么?一个个古老的文明就这样给我们留下了中间这段巨大的空白 。也许我们还需要从中原这片神秘的土地和她详尽的史料、绵绵不绝的文明历程中寻找答案 。
一、“今年祖龙死”
公元前210年,十月 。旌旗蔽日,车马辚辚,秦始皇率领着他庞大的文武百官和侍从队伍离开咸阳,踏上了第五次巡行天下的征途 。当秦始皇最后回望咸阳城那巍巍宫殿的时候,他不会想到:这一去,他就再也回不来了 。
一年前秋天的夜晚,秦始皇的一位使者经过华阴平舒道,一个人手持玉璧拦住他的去路说,“请替我把这块玉璧交给始皇 。”又趁便说道:“今年祖龙死 。”使者很奇怪,正要问个究竟,这人把玉璧放在地上就不见了 。使者带着玉璧回到咸阳,把事情经过报告给始皇,始皇默然良久,后命人到御府一查,发现这块玉璧竟然是八年以前他出巡渡江时沉入水中的那块儿 。
车马在寒冬的风中缓缓前行,苍茫大地,衰草枯杨 。曾经威武刚烈的秦始皇如今已近油尽灯枯 。回想当年一统天下、叱诧风云的豪情,始皇的心中恐怕也不能不感叹人生的短暂 。在死神面前,人实在是太微渺了 。他想起了那因为谏阻他活埋儒生而被发配到上郡和蒙恬一起镇守边关的长子扶苏,就写下诏命给扶苏说:“请回咸阳治丧 。”始皇可能终于想通了那句莫名其妙的“今年祖龙死”到底是什么意思 。“龙”者,被称为真龙天子的皇帝是也 。“祖”者,始祖是也 。“祖龙”不就是指他秦始皇吗?
大限已到,不可一世的秦始皇就这样死了 。他所最宠信宠愛的三个人--小儿子胡亥、丞相李斯和郎中令赵高立即就背叛了他 。他们篡改诏书,命令扶苏和蒙恬自杀,并扶立胡亥为帝,这就是秦二世 。
二、“亡秦者胡也”
秦二世是个只知吃喝享乐的花花公子,不但没有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其奢侈荒淫犹有过之 。就在秦二世元年七月(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天下百姓群起而响应 。原来的六国诸侯后代纷纷复国,刘邦和项羽也各自拉起了一支人马 。
二世三年,秦王朝的天下早已支离破碎 。赵高这个祸国殃民的太监,蒙蔽了秦二世整整三年,耍弄权术整整三年,安享富贵也整整三年 。如今大势已去,赵高深恐二世追究他的罪恶,在耍弄了一个“指鹿为马”的游戏后,命阎乐在望夷宫刺死了二世 。随后,赵高召集诸位公子和大臣说,“秦国本来是个诸侯国,因为始皇统一了天下,所以称帝 。现在六国纷纷复国,秦国的地盘是越来越小了,再顶着个皇帝的空名儿不合适,还是称王吧 。”
就这样,赵高立了子婴为秦王 。秦始皇要传之子孙,万世不绝的帝位就画上了句号 。这又应验了一句曾让秦始皇寝食难安的预言--“亡秦者胡也” 。那是在秦始皇称帝六年,正当春秋鼎盛时,被派出去寻仙访道的卢生带回的谶讳:“亡秦者胡也 。”始皇认为定然是胡人匈奴为患,于是命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并开始修筑万里长城 。谁知天道玄远,若隐若现,预言的实际意思是,“秦王朝将亡于二世胡亥之手 。”推荐关注中华道教 公众平台,搜索就可以找到 。
《史记. 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的这两则预言,其准确程度已经让人叹为观止 。但是且慢,中华民族的智慧似乎要在这一点上一再展现出她的神秘不凡来 。
三、姜子牙:《乾坤万年歌》
就在二世死前的几个月,秦国著名将领章邯统领三十万大军在黄河以北的巨鹿城围住了刚刚复国的赵王歇 。章邯本人身经百战,手下又有英勇善战的名将苏角,足智多谋的名将王离,兵强马壮,粮草丰足 。前来救援赵国的诸侯结成十几座营垒,却没有一人敢与秦军决战 。
就在这时,项羽挺身而出,和楚军一起抱着“此次决战,不胜则死”的决心渡过黄河 。随后破釜沉舟,烧毁军营,只带着三天的干粮,向秦军冲去 。项羽身穿红色战袍,骑乌骓马,手持长戟,带头冲锋陷阵,当者披靡 。虽然秦军有三十万之众,而楚军只有七万,但装备精良、久经战阵的秦军做梦也没有想到,项羽的军队作战英勇,气势如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