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的“卧榻” 幽云十六州成为宋朝死穴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当年“陈桥兵变”,赵匡胤33岁,改国号为“宋” 。原因是,在此之前,赵匡胤所领归德节度使的藩镇在宋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 。
赵匡胤做了皇帝以后,保留了不少当年风风火火闯九州时的习惯 。有一次,赵匡胤在禁中后苑打麻雀玩,一个臣子声称有急事求见 。赵匡胤立即接见 。谁知,来人东拉西扯,讲的没有一件急务 。皇帝不高兴了,责问他为何谎称急务求见?那人说:至少比陛下打麻雀急 。赵匡胤大怒,抄起那把著名的柱斧就打 。结果,打掉了人家两颗牙齿 。来人不声不响地将两颗牙齿拣起来,装进口袋 。赵匡胤穷凶极恶地问:“怎么着,你还想告我不成?”那位臣子回答:“臣子我不能告陛下,但自然会有史官书之 。”赵匡胤愣住了 。随后,相当诚恳地道歉,并拿出不少金银珠宝来贿赂这位官员 。一般说来,大凡对白纸黑字还能够心存一点敬畏的人,就不大会坏得特别出格 。对赵匡胤似乎至少可以作如是观 。
平南方统一中原地
这种故事很有一些江湖好汉的味道 。赵匡胤当皇帝后,仍然是“该出手时就出手” 。不同的是,此时他出手的对象,已经变成了五代十国中其他那些国的国君 。最能体现赵匡胤这位好汉英雄霸道性格的举动,就是对南唐的征伐 。
南唐政权曾经长时间在宋朝面前奴颜婢膝,以求苟延残喘 。但是赵匡胤在准备完成后,还是毫不犹豫地发动了消灭南唐的战争 。战争开始后,南唐后主李煜派去使节质问赵匡胤:南唐有什么罪过,要受到如此不公正的对待 。赵匡胤毫不掩饰地说出了那句直到今天还左右着许多中国人头脑的著名格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这句话,道出了中国帝王政治文化传统最真实的内涵,那就是实力加暴力原则,也由此奠定了大宋帝国立国的基本国策 。
从时间上看,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立国时间最长的帝国之一,其寿命为319年,仅次于汉朝的400余年 。从空间上看,在中原地区形成的所有大一统帝国中,大宋帝国是土地面积最小的一个 。从经济文化的情况来看,大宋帝国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发展的巅峰 。但它同时又是中国历史上所有大一统帝国中,最为“积贫积弱”的一个 。国家财政上的窘迫如影随形地伴随着帝国的所有时期 。这种看起来完全矛盾的状态,其根源,都可以在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卧榻”情结中,寻找到答案 。
大宋死穴——幽云十六州
客观地说,有一个重要的历史原因所形成的地缘因素,造成了大宋帝国相当大程度的先天不足 。这就是燕云十六州的割让 。
公元936年,后晋的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皇帝,以感激他对自己的大力扶持 。燕云十六州所辖的土地全部面积差不多为12万平方公里 。它实际上囊括了当时中国东北部与北部地区最重要的险关要塞与天然屏障 。这一地区的丧失,使本地区的长城及其要塞完全失去作用,致使华北大平原全部裸露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
作为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赵匡胤完全了解燕云十六州的重要地位 。但是,出于现实的考虑,他必须先统一中国本土,然后才能积聚力量,考虑夺回燕云地区 。
为此,皇帝专门设立了一个机构叫“封桩库”,其职能就是在每年的财政收入中,划出一定比例的盈余存储起来,作为收复燕云的专项资金,由皇帝本人亲自掌握 。到公元975年前后,宋朝已经基本统一了中国,赵匡胤底气十足,跃跃欲试 。可惜,他49岁正值英年就死掉了 。
他死后,他的弟弟赵光义继承了皇位 。赵光义在位时,对辽国发动了两次大规模征战,都以全军覆没的惨败告终 。就这样,赵匡胤终于在念念不忘的“卧榻”之侧,留下了一只酣睡的怪兽 。
无力北伐,安心内政
回到赵匡胤的“卧榻”情结上去,我们就会看到,大宋帝国于开国之初,就整个被笼罩在这个情结的阴影之下 。直接的证据是,在帝国最为重要的几项基本国策上,全部都能看到它的影子 。这个心结不停地释放能量,最终,终于演变成了帝国上述的矛盾状态 。赵匡胤强烈的“卧榻情结”促使他为新生的帝国制定出一整套相当特别的政策 。从而,造就出了一个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大宋帝国 。
在政治上,赵匡胤实行了“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将过去世代里由宰相统筹负责的行政、军政、财政三大权力剥离开,使中央政府由互不统属的三大部分构成:管理政事的中书省、管理军事的枢密院和管理财政的三司 。其首长们分别对皇帝负责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