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神不灭与神灭论大论战 东方宗教学体系初成( 二 )
在“知”(感性)与“虑” , (理性)认识上 , 论敌们问道:
“形即是神者 , 手等亦是神邪?”范答:“皆是神之分也 。”又问:“若皆是神之分 , 神既虑 , 手等亦应虑也?”范答:“手等亦应能有痛痒之知 , 而无是非之虑 。”“浅则为知 , 深则为虑 。”
即是说 , 认识分为知、虑两个阶段 , 手等只有痛痒之知 , 而无是非之虑 。他认为:“是非之虑 , 心器所主 , ”而“五脏各有所司 , 无有能虑者 。”论敌们又问:“虑体无本”(即思维活动不必依赖一定的生理器官) 。范答:“苟无本于我形 , 而可编寄于异地 , 亦可张甲之情寄王乙之躯 , 李丙之性托赵丁之体 。然乎哉?不然也 。”由此可见 , 他发展了认识论 。只是由于当时的科学不发达 , 他把人类思维的器官错误的以为是心 。
范缜在《神灭论》最后指责“浮屠害政 , 桑门蠹俗 , 风惊雾起 , 驰荡不休 。”由于迷信佛教 , “惑以茫昧之言 , 惧以阿鼻之苦 , 诱以虚诞之辞 , 欣以兜率之乐”之故 , “家家弃其亲爱 , 人人绝其嗣续 。致使兵挫于行间 , 吏空于官府 , 粟馨于隋游 , 货殚于泥木 。……惟此之故 , 其流莫已 , 其病无限 。”
《南史·范缜传》载言:此论一出 , 朝野震动 , 肖子良急忙召集名僧和名士王琰等诂难之 。但是 , 都无法难倒范缜 。于是子良心生一计 , 以中书郎为诱饵 , 派王融去劝说范缜放弃神灭论 , 缜大笑道:“使范缜卖论取官 , 已至令仆矣 , 何但中书郎邪?!”这体现了他坚持真理的高尚品德 。
梁武帝是一个狂热的佛教徒 , 他对范缜的神灭论感到极度不安 。取代萧齐后不久 , 即发动和组织对范缜的围剿 。他在《敕答臣下神灭论》中 , 指责缜“违经背亲 , 言语可息 。”
并对缜挑衅说:“欲谈无佛 , 应设宾主 , 标其宗旨 , 辩其短长 。”
据《弘明集》记载:天监六年(507年) , 他亲自组织朝贵64人 , 先后写出75篇文章 , 围攻范缜的《神灭论》 。其中有尚书令沈约的《形神论》、《神不灭论》 , 东宫舍人曹思文的《难〈神灭论〉》、《重难〈神灭论〉》等 , 光禄大夫萧琛的《难〈神灭论〉》等 , 这些文章都拿不出驳倒《神灭论》的有力论据;
而辅国将军韦睿等人的文章更出其右 , 他们只是按梁武帝的旨意 , 用“异端”、“外道”、“妨政”等大帽子去企图压服范缜 , 这当然也毫无用处 , 曹思文后来在上奏中也承认:“思文情识愚浅 , 无以折其锋锐 。”梁武帝无奈 , 最后只得以范缜“灭圣”、“乖理”等钦定罪名 , 来结束这场辩论 。
【南朝神不灭与神灭论大论战 东方宗教学体系初成】范缜的《神灭论》为我国古代的唯物主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 , 也存在着一些缺点:首先 , 他是站在儒家立场上反对佛教的 , 因而对儒家经典中提到的鬼神观不敢公开反对;其次 , 他没有揭露整个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本质;最后 , 他还把形体分为“圣人之神”和“凡人之神” 。这些 , 都是受时代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的结果 。因此 , 他还不是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 。
推荐阅读
- 传统神话故事之哪吒闹海
- 谶语中的历史 秦国灭亡的三个神秘预言
- 神雕侠侣中是如何设定霍都这一人物经历的?
- 封神榜中雷震子死后被封神了吗 雷震子武器是什么
- 宋神宗钦成皇后朱氏简介 宋哲宗生母朱皇后生平
- 神雕侠侣武三通和何沅君有怎么样的情感纠葛
- 历史上哪条神秘预言 让汉朝皇帝们恐惧了几百年
- 刘邦最宠幸的女人 为何最后却成为厕神
- 武媚娘究竟凭借什么神曲吸引了李世民?
- 上古十大神器是什么?上古世纪十大神器简介
